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草服的意思、草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草服的解釋

(1).草編的衣服。《書·禹貢》“島 夷 卉服” 唐 孔穎達 疏:“凡百草一名卉,知卉服是草服。” 唐 劉灣 《虹縣嚴孝子墓》詩:“草服蔽枯骨,垢容戴飛蓬。”

(2).草黃色的冠服。《禮記·郊特牲》:“野夫黃冠。黃冠,草服也。” 孔穎達 疏:“黃冠是季秋之後草色之服,故息田夫而服之也。”

(3).借指農夫。 南朝 宋 顔延之 《侍東耕》詩:“草服薦同穗,黃冠獻嘉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草服”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及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個義項:

  1. 草編的衣服
    指用草本植物編織的粗陋服飾,多為平民或隱士所穿。例如《書·禹貢》中提到“島夷卉服”,唐代孔穎達注釋“卉服即草服”,表明其材質特性。

  2. 草黃色的冠服
    特指秋季農閑時農夫佩戴的黃冠服飾。《禮記·郊特牲》記載:“野夫黃冠,黃冠,草服也。”孔穎達疏解稱此為季秋草色之服,象征農事結束後的休憩。

  3. 借指農夫
    因草服與農耕相關,古代詩詞中常以“草服”代指農夫。如南朝宋顔延之《侍東耕》詩雲:“草服薦同穗,黃冠獻嘉壽”,此處通過服飾象征身份。

補充說明:部分現代解釋(如)提到“草服”引申為官員辭職,但此用法缺乏古代文獻支持,可能是誤用或現代衍生義,需謹慎區分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草服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草服是指在古代中國,貴族或富人在舉辦盛大儀式、參加重要場合時所穿的服裝。它是指以草木為原料制作的裝飾性服飾。這些服裝常常使用染色的草木、織物和金屬絲線等材料來制作。 拆分部首和筆畫:

草(艹):部首艸,5畫。

服:部首月,8畫。 來源:

草服一詞最早出現在《禮記·曲禮上》中,用以描述古代貴族參與儀式或參加慶典時所穿的華麗服飾。 繁體:

草服(繁體字: 草服) 古時候漢字寫法:

草服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并沒有太大變化,仍然采用現代中文的寫法。 例句:

1. 據曆史記載,古代皇帝在重大儀式上經常身着華麗的草服。

2. 那位貴婦人身穿一襲華麗的草服,令人羨慕不已。 組詞:

1. 草木:指植物的總稱。

2. 草料:指用作飼料或染料的草類植物。 近義詞:

華服、儒服(指古代士人所穿的服飾)。 反義詞:

樸素服飾、普通服裝(指不誇張、不華麗的衣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