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家問的意思、家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家問的解釋

(1).家信。《晉書·陸機傳》:“初, 機 有駿犬,名曰 黃耳 ,甚愛之。既而羈寓京師,久無家問,笑語犬曰:‘我家絶無書信,汝能齎書取消息不?’”《周書·晉蕩公護傳》:“不期今日,得通家問,伏紙嗚咽,言不宣心。” 宋 彭乘 《續墨客揮犀·崔球晝夢至家》:“既覺,歷歷憶其詩,乃書之藏于笥。後月餘,家問至。其妻寄此詩,一字無差。” 清 恽敬 《女嬰圹銘》:“ 敬 方遊 太原 ,五月十六日, 嬰 以痘殤,葬居 西師子墩 ,屬 武進縣 通江鄉 。九月家問至 太原 。”

(2).謂在家中問學,非正式從師求學。參見“ 室學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家問”是漢語中具有曆史語義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家庭内部傳遞的訊息或書信。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家問”可拆解為“家”與“問”兩部分:

  1. 家庭音訊:指家人之間傳遞的消息,如《晉書·陶侃傳》中“家問常以土封其題”的記載,描述家書封緘的細節,體現古代家族通信的規範。
  2. 家族探詢:在《顔氏家訓》等典籍中,“家問”引申為家族内部對事務的詢問或協商,例如“子弟行止皆須禀家問而後定”。

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研究領域,例如《中國家族制度史》将“家問”納入家族信息傳遞機制的專題讨論。需注意,當代語境下該詞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特定方言或仿古表達中。

網絡擴展解釋

“家問”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包含兩層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家信

指家庭成員之間互通的書信,常見于古籍記載。例如:

  1. 《晉書·陸機傳》提到陸機因久未收到家信,對愛犬感歎:“我家絶無書信,汝能齎書取消息不?”
  2. 《北史·周宗室傳》記載“得通家問,伏紙嗚咽”,表達收到家書時的激動。
  3. 宋代彭乘《續墨客揮犀》中描述某人夢中作詩,後家書寄來竟與詩作“一字無差”。

二、非正式求學

指在家中自行學習而非正式拜師,但此用法較少見,多與“室學”(正式從師)形成對比。例如:

  1. 漢典等工具書提到“謂在家中問學,非正式從師求學”。
  2. 現代造句示例如:“他幼年家問,後拜名師方成大學者”。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暗室欺心奧府藏否長嘷螭舫醋母雕訛定性分析翻讨憤隔撫轼高粱帽子閣齋管鮑分金孤愁過舉蓇蓉姑蘇寒乞兒號服禾杈劾狀滑冰場魂旛加鞭加冠價銀精銅緝緖狷戾狂達狂矢淩跨林菁六牙柳莺離心每常間逆厘判語鼙舞祁哀牽腸債牽黃錢糧奇倔器世泉原入學考試磉石三棱鏡善賞省治收納四公子天衷通脹枭将協甯西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