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狂達的意思、狂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狂達的解釋

狂放曠達。 宋 蘇轼 《阮籍嘯台》詩:“ 阮生 古狂達,遁世默無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狂達”在現代漢語中并非規範詞彙,目前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均未收錄該詞目。根據漢字組合可作如下解析:

一、構詞分析 “狂”字本義指犬類發瘋(《說文解字》),引申為精神失常、言行放縱,如《論語·陽貨》載“狂而不直”;“達”字原指道路暢通(《爾雅·釋宮》),後衍生出顯貴、通曉等義項,如《呂氏春秋》注“達,通也”。

二、語義推測

  1. 組合義:可能指極端放縱的處世态度,與“佯狂”典故相關。如《後漢書·獨行列傳》載戴良“才既高達,而論議尚奇,多駭流俗”的狂士風範。
  2. 詞性誤用:或為“狂放豁達”的縮略用法,類似《晉書·阮籍傳》所述“傲然獨得,任性不羁”的魏晉風度。

三、學術建議 研究古漢語可參考《故訓彙纂》(商務印書館,2003)第1287頁狂字條目,現代漢語規範用法詳見《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4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2)第787頁相關詞條。

網絡擴展解釋

“狂達”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狂放曠達,多用于形容人性格中兼具不羁與灑脫的特質。以下是詳細解析:

1.詞義解析

2.古典文獻中的用例

3.近義詞與反義詞

4.現代使用場景

“狂達”融合了“狂”的張揚與“達”的透徹,常用于褒揚兼具才情與境界的人物。其古典意蘊深厚,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但在解析傳統文化或人物評述時仍有重要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

邦伯悲絲笨口拙舌别顔禀賜碧香參聽蟬翅搨腸子塵腐逞豔沖激玉瘡殘黜放詞元鄧沙鬥聚短韻敦煌石窟法燈凡徒費辭負摙蛤黎醬關應還年涵閘橫折呵擁合作化鴻儒懽親誨接凈頭勁勇計望鈞眷克殄昆蟲學理官伶人力偶流年不利麗物買笑尋歡明如指掌七慌八亂驅衆榮氣如化儒先掃棄沈書浦世弟兄私伢尪瘠無何有汙壞下牢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