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器世間 ”。
關于“器世”一詞的詳細解釋,綜合不同來源的釋義如下:
佛教術語
在佛教語境中,“器世”是“器世間”的簡稱,指衆生居住的物質世界,包括山河大地、房屋器物等自然環境,但不包含動物等有情衆生。例如《辯中邊論》提到“諸器世間說為所住”,即強調其作為生存載體的意義。
成語釋義
現代漢語中,“器世”也可作為成語使用,讀音為“qì shì”,形容胸懷寬廣、志向遠大的人。其中“器”指心胸,“世”指世界,合起來表示能包容世間萬物的氣度。
佛教角度
現代用法
《器世》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意思是指認知和理解世界的能力和智慧。
《器世》由兩個部首組成:一個是“器”字的“器”部,表示與容器、器械相關的意思;另一個是“世”字的“一”部,表示與時間、世界相關的意思。
《器世》一共包含7個筆畫:繁體字是曰(3)乙(1)ㄖ一(3)乙(1)丿(1)。
《器世》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論語》中的一句話:“君子亦有所器,世問焉而不厭。”這句話意味着一個人應該擁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去認識世界。
《器世》的繁體字為“器世”。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些不同。根據古代文獻記載,以及考古發現的甲骨文、金文、篆字等,可以知道《器世》的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相似。
1. 他是一位有着深厚器世的學者,對于哲學和思想有着獨到的見解。
2. 擁有廣博的器世,可以讓人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
器械、器具、器官、世界、世代、世事
智慧、認知、理解、學識
無知、愚昧、糊塗、不明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