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ery] 從前有地位爵位或有資産的人賜給家臣、侍從穿戴的有特色的有鑒别性的衣服—尤其是在戰争中服役時穿戴的
“號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區别,以下為詳細解釋:
號服(hào fú) 原指古代有地位、爵位或資産的人賜予家臣、侍從穿戴的特制服裝,尤其在戰争或服役時使用。這類服裝具有明顯的等級标識,用以區分身份。
傳統用法
作為身份象征,常見于古代社會。例如:
現代延伸
現代語境中,“號服”可指特定場合的統一服裝,例如:
對應英文為“livery”,特指具有标識性的侍從或仆役服裝。
需區分“號服”與“號衣”等近義詞。前者更強調身份标識,後者多指普通制服。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權威詞典來源(如、2)。
“號服”是一個漢語詞彙,指一種特殊的服裝,一般用來表示身份、地位或職務的象征。通常是指官員在特定場合或儀式上穿着的服裝。
“號服”這個詞可以拆分為“號”和“服”兩個部分。其中,“號”的部首是口,總共4畫;“服”的部首是月,總共8畫。
“號服”一詞源自古代中國的衣着文化,是中國古代官員在擔任特定職務或參與特殊場合時所穿的特殊服裝。此名稱代表了官員的身份和地位,以示區别于普通百姓。
繁體字“號服”中的“號”為“號”的繁體字,部首為虍,總共10畫;“服”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號”可以寫作“虍”。而“服”與現代寫法相同,沒有變化。
1. 他穿上了華麗的號服,走出了官府。
2. 在大典之日,宮廷内的所有人都穿着鮮豔的號服,莊嚴肅穆。
1. 服飾
2. 服裝
3. 官服
4. 制服
5. 隱士服
1. 朝服
2. 冕服
3. 禮服
1. 平民服
2. 普通服
3. 庶民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