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天的善意。《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君臣﹞不協之故,用昭乞盟于爾大神,以誘天衷。” 漢 蔡邕 《郭有道碑》:“先生誕膺天衷,聰睿明哲。”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頒行诏書》:“特詔四方英俊,速拜上帝,以奬天衷。”
(2).皇帝的心意。 元 耶律楚材 《和謝昭先韻》:“小子區區何所祝,但願天衷俞奏鶚。”
(3).指天地四方的中心。《文選·顔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然其宅天衷,立民極,莫不崇尚其道,神明其位。” 劉良 注:“言天子居天心,立人本。”
“天衷”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天的善意
指上天或自然的意志,帶有神聖或崇高的意味。例如《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中記載:“以誘天衷”,即通過盟約祈求上天的善意。
皇帝的心意
引申為帝王的心意或旨意。元代耶律楚材在《和謝昭先韻》中寫道:“但願天衷俞奏鶚”,表達對皇帝意願的尊崇。
天地四方的中心
地理層面的解釋,指宇宙或國家的核心位置。《文選·顔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中提到“宅天衷”,劉良注為“天子居天心”,即天子處于天地中心。
在成語用法中,“天衷”更強調人的本心或真實想法。由“天”(高遠、純淨)和“衷”(内心)組合而成,例如形容一個人坦誠表露真實意圖。
如需更詳細的古文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左傳》《文選》等典籍,或權威詞典中的詞條解析。
天衷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多種意思。最常見的意思是指某人或某物内在的品質、本質或真谛。此外,天衷也可以表示某種事物的核心或中心。
天衷的拆分部首是「一」,筆畫數為九劃。
天衷一詞的來源較為複雜。在古代,《爾雅》一書中将天衷解釋為天的秘密,衷的意思則是心理學術語,指心底真實情感。現代漢語中的天衷逐漸演變成指物事的本質。
天衷在繁體漢字中的寫法為「天衷」,字形保持不變。
在古代,天衷的寫法可能和現代有所不同,因為漢字的形态在演變過程中經曆了變化。然而,無論古漢字的寫法如何變化,天衷的意義仍然保持不變。
1. 這本書的作者深入研究,将事物的天衷解釋得清晰明了。
2. 隻有真正了解自己内心的天衷,我們才能找到快樂的源泉。
天衷可以組成多個其他詞語,例如:天衷吐露、天衷無人知、天衷人識等。
與天衷意思相近的詞語包括:本質、實質、核心、要義等。
與天衷意思相反的詞語包括:外表、表面、外在、虛僞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