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家信。《晋书·陆机传》:“初, 机 有骏犬,名曰 黄耳 ,甚爱之。既而羈寓京师,久无家问,笑语犬曰:‘我家絶无书信,汝能齎书取消息不?’”《周书·晋荡公护传》:“不期今日,得通家问,伏纸呜咽,言不宣心。”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崔球昼梦至家》:“既觉,歷歷忆其诗,乃书之藏于笥。后月餘,家问至。其妻寄此诗,一字无差。” 清 恽敬 《女婴圹铭》:“ 敬 方游 太原 ,五月十六日, 婴 以痘殤,葬居 西师子墩 ,属 武进县 通江乡 。九月家问至 太原 。”
(2).谓在家中问学,非正式从师求学。参见“ 室学 ”。
“家问”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语义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家庭内部传递的讯息或书信。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家问”可拆解为“家”与“问”两部分:
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历史研究领域,例如《中国家族制度史》将“家问”纳入家族信息传递机制的专题讨论。需注意,当代语境下该词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特定方言或仿古表达中。
“家问”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包含两层主要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指家庭成员之间互通的书信,常见于古籍记载。例如:
指在家中自行学习而非正式拜师,但此用法较少见,多与“室学”(正式从师)形成对比。例如:
白冠厘缨白石先生八颂冰惕逼债采珠茶经垂钩典裁儿事饭单反朴发文風張風勢分晓改政移风宫车晏驾工巧明供侍关山迢递黄卷幼妇黄状翬衣混混庉庉脚踏疾风彰劲草击蒙警丁径度金鬃九叩礼寄系寄与跼脊剧难渴酒铿鈜口口跨虹劳累两庑豚联界潦浆泡料整犂别茫然自失奶乌他懦庸普通电报茹黄事出意外试法説舌碳酸氢钠特银土长瓦甂五指馅草仙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