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酢漿草的别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九·酢漿草》。
(2).用以釀制醋酸的酵母。 胡漢民 《<民報>之六大主義》:“即亟亟然襲用 歐 美 之憲章成法,而惡劣亦如故。 章太炎 比之醋母之無投不酸,得其例耳。”
醋母,古稱“酢母”,指釀造食醋時使用的發酵劑,由谷物(如糯米、高粱)蒸熟後接種醋酸菌制成,形态多為糊狀或塊狀。其作用類似酒曲,通過微生物發酵将乙醇轉化為醋酸,是傳統釀醋工藝的核心原料。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
微生物學定義
現代釋義中,“醋母”特指醋酸杆菌(Acetobacter)等益生菌群落,屬于釀造工業的“發酵引子”。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将其定義為“含活性醋酸菌的載體”,用于啟動醋酸發酵過程。來源: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學名詞》(第二版),科學出版社,2012年。
相關鍊接:微生物學名詞審定數據庫
方言代稱
在山西、陝西等地的方言中,“醋母”亦指“醋醅”(發酵中的醋糟),因其中富含活性菌種而得名。例如:“甕裡的醋母要每日翻攪”(見《山西方言大詞典》)。來源:侯精一《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2002年。
古籍中“醋母”偶作比喻,如清代《通俗編》載“妒如醋母”,以醋的酸味暗喻嫉妒心理,但此用法已罕見。來源:翟灏《通俗編·卷二十六》,清乾隆十六年刻本(古籍無線上鍊接)。
權威參考來源說明
“醋母”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根據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九·酢漿草》記載,“醋母”是酢漿草的别稱。酢漿草是一種常見草本植物,其葉片和莖幹帶有酸味,民間常作為草藥使用,具有清熱解毒等功效。
在傳統釀醋工藝中,“醋母”指用于醋酸發酵的微生物菌種(主要為醋酸菌)。其作用是通過氧化酒精生成醋酸,是醋形成的關鍵環節。傳統方法依賴自然附着的醋酸菌,現代工藝則多采用純培養菌種以提高效率。
案沓北君表倡兵費賓儀不崇朝慘無人道層空詞語躭誤吊鬥渡假駭駭河西圜魄化去鲛絲伎道解惑畿封姬人揪捽基址卷席而居決脰開阿磕頭碰腦捆紮鈴轅綸旨梅亭美意門館瞑然某甫男高音凝鑄濃摯泊子錢靫兒青吹慶喜遒健山光沈流適人樞秘松液太保天闱聽見風就是雨唯物辯證法握椠杌凳饷挽閑靖夏雩西方聖人心不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