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精銅的意思、精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精銅的解釋

精煉的銅。《後漢書·張衡傳》:“ 陽嘉 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 宋 梅堯臣 《吳沖卿出古飲鼎》詩:“精銅作鼎土不蝕,地下千年蘚花幂。”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精銅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指經過精煉提純的高純度銅金屬,具有質地均勻、雜質含量低的特點。該詞在古籍中多用于形容鑄造禮器、錢币等精細器物的優質銅材,現代冶金領域則特指純度達99.9%以上的電解銅。

釋義詳解

  1. 基本定義

    精銅指通過冶煉工藝去除礦石中雜質後獲得的純淨銅,區别于天然粗銅。《天工開物·五金》記載:“凡銅供世用,出山與出爐止有赤銅……以爐甘石或倭鉛參和,轉色為黃銅;以砒霜等藥制煉為白銅;礬、硝等藥制煉為青銅;廣錫參和為響銅;倭鉛和寫(瀉)為鑄銅。初質則一味紅銅而已。”此處“紅銅”即精銅的前身,需經提純方得精銅。

  2. 工藝特征

    傳統精銅煉制需經“燒結—熔煉—電解”多道工序,現代标準要求銅含量≥99.95%。《中國冶金史》指出,商周青銅器中的銅料純度已達94%,而唐代“開元通寶”錢币已采用含銅量98%的精銅鑄造,印證古代提純技術成熟。

  3. 曆史應用

    精銅自古為重要戰略物資,宋代《鑄錢工藝》載“每鑄一貫錢,用精銅三斤十二兩”,明代寶源局更制定“銅六鉛四”的鑄錢配方。故宮博物院藏宣德爐即采用十二煉精銅所鑄,表面瑩潤如肌理,彰顯材質優越性。

典籍佐證


文獻來源:

  1. 宋應星《天工開物》(1637年刻本)
  2. 華覺明《中國冶金史》科學出版社
  3. 故宮博物院《明代宮廷鑄造工藝研究》文物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精銅”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精銅指含銅量在99%以上的純銅,屬于高純度金屬材料。這種銅經過精煉工藝去除雜質,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延展性和耐腐蝕性,廣泛用于工業制造和高端設備(如古代科學儀器、現代電子元件)。

2.曆史應用

古代文獻中,“精銅”常指精煉後的銅材。例如:

3.現代工業意義

在當代國際貿易中,精銅是重要的基本金屬。中國年進口量約800萬噸,其供需受銅礦開采、冶煉産能、廢銅回收等因素影響顯著。例如,銅礦供應減少或冶煉技術升級可能導緻精銅産量波動。

4.比喻含義(較少見)

少數語境下,“精銅”被引申為“純淨無瑕的品質”,比喻人的品德高尚(如成語用法)。但這種用法并非主流,更多見于文學化表達。

“精銅”的核心含義是高純度銅材,既承載古代科技與文化的印記(如地動儀),也是現代工業的關鍵原材料。其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物理屬性與象征意義并存。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器物案例,可參考《後漢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齋闆録壁藏避藏撥打部送阊阖宮出口成章觸須出月蹙蹐丹忱訂誓帝辇惡郡二酉反面無情匪夷風靡分星附愛高難動作隔距龜冷搘牀古文經姑姊涸思幹慮桓圭豁薩尖嘴薄舌寄藏窘苦糾理積夜菊酎溘逝潰流婪沓兩曜鱗崪茅縮霿亂謀求木孫纰越頗回瓊枝玉樹散沙生銀市井小人鼠舞天晷萎折僞撰汙罇遐爾相公竹鄉闱小單于小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