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交通島的意思、交通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交通島的解釋

在交通道路上,為便于管理交通而設置的圓形小平台,警察站在上面指揮交通,有時也用白漆劃線表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交通島是指在城市道路交叉口、路段或匝道出入口等處,為分隔車流、引導行駛方向、保障行人安全或便于交通管理而設置在路面上的島狀設施。它通常由路緣石圍砌而成,高于路面,起到規範交通流線、提高通行效率和安全性作用。其詳細含義可從以下幾個角度闡釋:

一、基本定義與結構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釋義,交通島是“設置在道路交叉口中央或路面上,用以引導車輛、行人交通的島狀構築物”。其物理特征表現為:

  1. 空間形态:凸起于路面的幾何區域,常見為三角形、圓形或條形;
  2. 構成材料:多采用混凝土路緣石砌築,表面可鋪設人行道磚或綠化植被;
  3. 功能分區:核心區域禁止車輛通行,邊緣設置導向标線或防護設施。

二、核心功能

依據《城市道路交通設施設計規範》(GB 50688-2011),交通島通過物理隔離實現四大功能:

  1. 分流導向:分離沖突車流(如直行與轉彎車輛),強制規範行駛軌迹;
  2. 行人庇護:在大型交叉口為行人提供二次過街安全駐足區;
  3. 車速控制:通過島端導流線促使車輛減速,降低事故風險;
  4. 設施承載:作為交通信號燈、指示牌等設備的安裝基座。

三、主要類型劃分

按《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應用場景,可分為三類:

  1. 中心島:位于交叉口中央的圓形/橢圓形島,用于組織環島交通(如北京西直門環島);
  2. 導流島:在渠化交叉口引導車流轉向的三角形/楔形島(常見于多相位信號燈路口);
  3. 安全島:設置于人行橫道中間,保障行人分段過街的安全區域(典型寬度≥1.5米)。

四、設計原則與規範

《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範》(CJJ 37-2012)強調其設計需滿足:

  1. 視距要求:島端距停車線≥1.5米,避免遮擋駕駛員視線;
  2. 尺寸規範:最小面積≥5㎡,轉角半徑適應車輛轉彎軌迹;
  3. 無障礙設計:銜接人行道的島體需設置緣石坡道,坡度≤1:12。

交通島作為現代城市交通組織的重要元素,通過科學的渠化設計顯著提升道路通行能力與安全性。其規範設置體現了交通工程學中人車分離、沖突點消減的核心原則,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典型實踐。

網絡擴展解釋

交通島是指在道路交叉口或車道之間設置的島狀設施,主要用于分隔或引導交通流,保障行人安全,并提高交通運行效率。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交通島是設置于道路中央或交叉口的高出路面設施,通常由水泥、綠化帶或标線構成,用于控制車輛行駛方向、分離沖突區域,并為行人提供安全駐足空間。

二、核心功能

  1. 分隔交通流:通過物理隔離減少車輛與行人、不同方向車流的沖突(如導流島、中心島)。
  2. 引導行駛軌迹:規範車輛轉彎路徑,避免無序行駛(如環島通過導流島實現分流)。
  3. 行人保護:設置安全島供行人分階段過街,尤其適用于寬幅道路。
  4. 提升安全性:減少交通事故,優化交叉口通行效率。

三、主要分類

  1. 導流島:常見于環島,引導車輛按固定軌迹繞行分流(例:十字路口的圓形環島)。
  2. 中心島:位于交叉口中心,通常配合交通信號燈或交警指揮使用。
  3. 安全島:設置于道路中央或過街處,供行人短暫停留。

四、設計意義

交通島起源于19世紀中期,通過合理設計可解決擁堵問題,降低事故率,并優化城市道路空間利用率。例如,在平面交叉口中,交通島能渠化多餘路面,明确車輛行駛路徑。

五、注意事項

不同地區對交通島的分類可能存在差異,具體功能需結合當地交通規劃。例如,部分文獻将交通島分為“導流島、分隔島、安全島”三類,而實際應用中更強調導流與安全功能。

别人正在浏覽...

碧岑慘慘幽幽谄诳查鋪車丞相懲處稱歎出徒黜羨遺華忖料答帶單單大一統堤梁墳羊夫課夫須覆盂攻過箴阙鼓盛姑熟亭航線好走毀不危身昏撒壺手甲坼較着家庭婦女捷徑機檻競火樹棘澁舊姓唠喀昴精冥絶褦襶子難星内遷鳥散魚潰農作物潘灡皮靷棋炒漆室鹙氅衽席之愛塞翁馬設文石臼鐵腳詭寄汀洲婉慧威譽圩子蝸殼相擊相戾鸮鳴鼠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