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室的意思、漆室的詳細解釋
漆室的解釋
(1). 春秋 魯 邑名。 魯穆公 時,君老太子幼,國事甚危。 漆室 有少女倚柱而嘯,憂國憂民。見 漢 劉向 《列女傳·漆室女》。後用為關心國事的典故。《後漢書·盧植傳》:“ 植 聞嫠有不恤緯之事, 漆室 有倚楹之戚。” 李賢 注引《琴操》:“ 魯 漆室 女倚柱悲吟而嘯。”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評文》:“孤忠未冺,敢忘 漆室 之憂葵;厚德難酬,願效老人之結草。” 明 屠隆 《綵毫記·拜官供奉》:“念隱憂, 漆室 效葵傾;鑒先幾,曲突徙薪情。” 康有為 《蘇村卧病寫懷》詩:“ 虞淵 墜日憂難挽, 漆室 幽人泣六經。”
(2).猶暗室。 清 趙翼 《邊外諸土司地每清晨必起黑霧咫尺不可辨辰刻方散》詩:“真同墨穴行,豈輸漆室作。”
詞語分解
- 漆的解釋 漆 ī 落葉喬木,樹皮内富含樹脂,與空氣接觸後呈褐色,即“生漆”,可制塗料,液汁幹後可入藥。 用漆樹皮的黏汁或其他樹脂做成的塗料:油漆。漆片。漆器;漆雕;磨漆畫(均為工藝品)。漆包線。 用漆塗:把門窗
- 室的解釋 室 ì 屋子,房間,亦指家:居室。教室。會客室。溫室。引狼入室。 家,家族:皇室。女有家,男有室。 機關團體内部的工作單位:檔案室。 古指妻子(亦指為子娶妻或以女嫁人):妻室。繼室。 刀劍的鞘。 墓穴
專業解析
"漆室"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典籍的典故性詞彙,其核心含義與一位憂國憂民的女性故事相關,後引申為表達深切的憂國之情。以下是詳細的解釋:
-
本義與典故來源:
- 該詞典出西漢劉向所著《列女傳·仁智傳·魯漆室女》。故事講述魯國漆室邑(地名)的一位女子,雖身處民間,卻因擔憂魯國國君年老、太子年幼而國家将亂,倚柱悲泣。旁人起初不解,認為這是"鄰家之事",她則指出國家安危關乎每個人,最終預言成真。
- 因此,"漆室"最初指代魯國的漆室邑這個具體地點,以及漆室女這位憂國女子的居所。
-
引申義與象征意義:
- 由于漆室女的故事深入人心,"漆室"一詞超越了其地理意義,成為深切憂慮國事的象征。
- 它常用來形容身處低位或民間,卻心系國家安危、胸懷天下的人,尤其是女子懷有深遠的政治憂患意識。其核心情感是"憂國"。
- 後世常用"漆室之憂"或直接用"漆室"來指代這種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和悲歎。
-
字形與結構分析:
- "漆":指漆樹或油漆,此處為地名用字。
- "室":房屋、居所。
- 合起來,"漆室"字面指"産漆之地或漆工之屋",但在典故中特指魯國漆室邑及漆室女的居所,并承載了深厚的文化象征意義。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出版):對"漆室"詞條有詳細釋義,明确其典故出處及引申義。
- 《辭源》(商務印書館):作為專門收錄古漢語詞彙的大型辭書,對"漆室"的典故和含義有權威解釋。
- 《列女傳》([西漢]劉向 撰):原始出處,記載了魯漆室女的故事。
網絡擴展解釋
“漆室”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1.春秋時期魯國地名
- 典故來源:據《列女傳·漆室女》記載,魯穆公時期,國君年老、太子年幼,國勢危急。漆室邑的一位少女因擔憂國事,倚柱悲歎,表現出強烈的憂國情懷。後世以此典故代指關心國家大事或憂國憂民的情懷。
2.暗室(物理或象征意義)
- 字面解釋:“漆”指黑色塗料,“室”為房屋,合稱可引申為光線昏暗的房間。在文學中,也用于比喻封閉、隱秘的環境或心境。
其他信息補充
- 讀音:qī shì(拼音),注音為ㄑㄧ ㄕˋ。
- 結構:左右結構(漆)+ 上下結構(室)。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列女傳》原文或相關曆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傲骨百合北毳塵埃落定舂爨搥牛呆呆搗蛋鬼導呵等臂天平登禮遞易方諲梵譯拊嗟伏龍觀更徙供床弓腳肱三折貴秀孤孽姑胥行為科學橫豪河傾月落緩服回溯家缽假年燋種解盟己見哙息兩美靈筵崊嵚戮死門钹抹勒釀事鲵鰌叛命判折蟠胸平澹無奇平流緩進柔藍騷人墨士失步詩囊首兵説不清拖布溫恭無何境骛駛物在人亡瞎琢磨謝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