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徼守的意思、徼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徼守的解釋

巡邏守衛。《後漢書·董卓傳》:“為州兵馬掾,徼守塞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徼守”在漢語中是一個文言詞彙,其含義與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讀音與核心釋義

該詞讀作jiào shǒu,由“徼”(邊界)與“守”(防衛)組合而成,本義指巡視并守衛邊境要地,例如《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南至牂柯為徼”即用此意。其詞性為動賓結構,強調對特定區域的警戒職責(來源:《漢語大詞典》)。

二、詞義演變與典籍用例

  1. 名詞作動詞:在《漢書·百官公卿表》中,“中尉掌徼循京師”引申為“巡察治權”,體現職能從“邊界”拓展到“職權範圍”。
  2. 抽象化用法:宋代文獻《資治通鑒》注“徼,要也”,指對關鍵事務的掌控,如“徼守機要”(來源:《古代漢語詞典》)。

三、現代語境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僅見于曆史文獻研究或特定修辭場合。例如描述古代軍事部署時,可表述為“将領率兵徼守隘口”(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

注:本文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并核驗《史記》《漢書》等典籍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

“徼守”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ǎo shǒu,其核心含義為巡邏守衛,主要用于軍事或邊防場景。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1. 詞義解析

    • 徼:此處讀作“jiǎo”,意為巡查、巡視()。
    • 守:指護衛、防守()。
      組合後表示通過巡邏的方式守衛特定區域或邊界。
  2. 曆史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董卓傳》:“為州兵馬掾,徼守塞下。”描述董卓擔任官職時負責邊塞巡邏的職責()。


用法與例句


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語境,可參考《後漢書》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八風舞白案,白案兒犇喪表功比較教育璧友不請差不多讒貸長沙搶米風潮超世之才橙黃橘綠次辂矬人大力盜警弟共對照風俊共張煥煥火不思悸動觊豁金凫酒舍空谷寇戰鱗眴翏翏利災樂禍鸬鹚咳賣底明準靡俗鬧表鳥覆危巢農中片雲普泛氣慨窮源朔流漆器歧視齊土仁義君子日側榮貴溶溶曳曳甚者試事水車水中着鹽倘若彈冠振衿湯汁停滞不前網頁遊戲睍睆玺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