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慨”實際上是常見的錯别字,正确寫法應為“氣概”。該詞指人在重大事件中表現出的正直、豪邁的态度或氣勢,具體解釋如下:
核心含義
指面對重大問題時的精神态度或外在氣勢,常用于褒義語境,強調正直、豪邁的特質。例如柳青作品中“好大的氣概”即形容新中國鄉村的蓬勃氣象。
曆史用例
易混淆點
“氣概”與“氣慨”常被混用,但“慨”單獨使用時多與情感相關(如憤慨、慷慨),而“概”更側重整體風貌的概括。
常見用法:英雄氣概、軍人氣概、文人風骨氣概。需注意避免誤寫為“氣慨”,權威詞典中僅收錄“氣概”這一正确形式。
氣慨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由于某種原因而激發起來的悲憤、豪情或雄心壯志。在這個詞中,字面上的意思可以拆分成“氣”和“慨”兩個部分。
“氣”是一個表示情緒、精神力量的字,它的本義是喘息呼吸,引申為人的情感、志氣等。在《氣慨》中,它起到強調情感激發的作用。
“慨”是一個表示悲傷、悲歎的字,它的本義是悲歎、慨歎,引申為心情憂憤。在《氣慨》中,它代表了由于某種原因而引起的悲憤。
《氣慨》這個詞源于古代文人的創作,用于表達對國家、社會或個人命運等的悲憤和雄心壯志。在文學作品中,常常以氣慨來表示憂國憂民、抒發胸中痛苦情感。
在繁體字中,氣慨的寫法為「氣慨」,字形上稍有不同,但意思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氣慨的寫法稍有變化。其中,“氣”的原始寫法為一個象征氣息的圈圈,後來演變為類似現代的字形。而“慨”的原始寫法是以象征人的在心中扣衣服擦淚的手勢,後來寫法逐漸變化,但基本上保持現代的字形。
以下是一些使用氣慨的例句:
1. 他的言辭中充滿了對社會不公的氣慨。
2. 看到這樣的景象,引起了我無盡的氣慨。
3. 父親常常以贊賞的眼光審視我,這讓我充滿了昂揚的氣慨。
一些與氣慨相關的詞語包括:激憤、壯志淩雲、悲痛欲絕等,它們是氣慨的近義詞,表示相似或相關的情感。
反義詞方面,與氣慨相對的詞包括:冷漠、無動于衷、淡定等,它們表示相反或截然不同的情感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