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停滞不前的意思、停滞不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停滞不前的解釋

滞:滞留。停止下來,不繼續前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停滞不前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事物的發展或進步因受阻而停頓下來,無法繼續向前推進。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分層解析其含義:

一、字義與詞源

二、核心釋義

指事物因内在阻力或外部障礙,長期停留在原有狀态,缺乏突破或進展。例如:

經濟複蘇若缺乏政策支持,可能陷入停滞不前的局面 。

三、近義與反義詞

四、典型用法場景

  1. 經濟發展:技術革新不足導緻産業升級停滞不前 。
  2. 學術研究:理論框架陳舊使學科發展停滞不前。
  3. 個人成長:滿足現狀會讓人能力停滞不前。

權威引用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2450-8
  2. 《漢語大詞典》(縮印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3. 漢典“停滞不前”詞條(www.zdic.net
  4. 《中華成語大辭典》,中華書局,ISBN 978-7-101-13599-6

網絡擴展解釋

“停滞不前”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tíng zhì bù qián,其核心含義是:事物因受到阻礙或缺乏動力,停留在原有狀态不再發展或進步。

具體解析:

  1. 字面拆解

    • 停滞:“停”指停止,“滞”指滞留,合指事物卡在某個階段無法流動。
    • 不前:無法向前推進。整體強調“既無進展也無退步”的僵持狀态。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以下情況:

    • 經濟/技術:如“産業升級停滞不前,導緻競争力下降”。
    • 個人發展:如“長期重複性工作讓他能力停滞不前”。
    • 項目/計劃:如“因審批拖延,工程進度停滞不前”。
  3. 近義詞對比

    • 裹足不前:側重因主觀畏懼而退縮(例:面對挑戰裹足不前)。
    • 躊躇不前:強調猶豫不決導緻無法行動(例:機遇前躊躇不前)。
    • 原地踏步:更口語化,可指主動或被動的不進步(例:業績連續三年原地踏步)。
  4. 反義詞

    • 突飛猛進(短時間内快速進步)
    • 日新月異(持續更新變化)
    • 蒸蒸日上(向好的方向持續發展)

例句參考:

使用建議:

該詞多含批評或警示意味,暗示需要突破現狀。在正式報告、學術寫作中常用來分析問題,日常交流中也可委婉提醒他人(如:“你的方案很好,但執行層面可能停滞不前”)。

别人正在浏覽...

敖不可長白鳳皇百戲寶卷并手不相得材薮禅客楚兩龔忖思帶鞓搭鍊,搭鍊兒胴肛東望西觀高次方程公廉共勉挂慮寒篁懷渴黃鶴呼鷹幾不欲生寄存羁逆急周各支楷體括弧亂哄哄馬坊門夫憫兇鬧玩笑逆論齊嶃嶃卻行求前人命關天阮家聖地螫刺食妖衰緒霜雲水濕殊禮瞬息千變探腸佻勇通籍通虜屠醢陀羅尼幢罔念文俗下等相看校軍蕭梁小裡小氣小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