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交鬨的意思、交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交鬨的解釋

互相争鬥。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六:“ 雍正 九年, 緬 與 景邁 交鬨。” 鄒魯 《四川光複》:“ 成都 軍民交鬨後, 清 廷命 端方 、 岑春煊 查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交鬨(jiāo hòng)是漢語中的一個古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雙方互相争鬥、沖突或喧鬧,強調對立雙方的互動性對抗。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辭書的詳細釋義:

一、核心釋義

指雙方或多方互相争鬥、哄鬧,常見于描述群體沖突或激烈争執的場景。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修訂版)第2卷,第1023頁。

二、字形與字義解析

三、用法與語境特征

  1. 沖突性:多指群體間的公開對抗,如“兩軍交鬨”。
  2. 文言色彩:屬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多用“沖突”“争鬥”替代。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第768頁。

四、文獻例證

《孟子·梁惠王下》中“兄弟交鬨”即描述兄弟相争,印證其“内部争鬥”的語義。

來源:《辭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修訂版),第342頁。

五、近義辨析

交鬨是具文言色彩的動詞,強調雙方或多方的公開對抗,需結合古籍語境理解其精确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

“交鬨”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āo hòng(注音:ㄐㄧㄠ ㄏㄨㄥˇ),其核心含義為“互相争鬥”。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引證與例句

  1. 清代魏源《聖武記》
    記載雍正九年(1731年)緬甸與景邁(今泰國北部)的沖突:“緬與景邁交鬨”,即兩國互相争鬥。
  2. 鄒魯《四川光複》
    描述清末成都軍民矛盾激化後的局面:“成都軍民交鬨後,清廷命端方、岑春煊查辦”,指軍民沖突引發朝廷介入。

三、其他說明

如需更多例證或延伸用法,可查閱古籍或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懊躁闆權頒揚辨解邊羨别有人間璧圭冰廚避歲常徒吃一看十蹙澳雕雲動靜斷金契瓜李之嫌骨格恨嫌晃晃悠悠歡門焦脣乾肺交縛解騎祭衣娟妍考核科貶空花枯爛呂覽旅遊業眉飛色悅木寓馬撚神撚鬼驽馬鉛刀排棄烹炰棚巷披閲前腦勤母宂吏少舊神蔡鼠雀之輩書寫筆死口歲聿其莫台步攤破梃子團勇塗鴉亡沒偉舉惟桑憲廑弦韋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