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瓜李之嫌的意思、瓜李之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瓜李之嫌的解釋

[the suspicion of being in the melon field and under the plum tree] 在瓜田裡彎腰、在李樹下擡手皆可被疑為偷盜瓜果。比喻置身于犯嫌疑的環境之中

凡與先帝先後有瓜葛者,皆會。——蔡邕《獨斷》

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謗,斯不可忘。——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惡登科》

詳細解釋

比喻處于被懷疑的境地。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及第惡登科》:“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謗,斯不可忘。”《警世通言·趙太祖千裡送京娘》:“幸遇英雄相救,指望托以終身,誰知事既不諧,反涉瓜李之嫌。”參見“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瓜李之嫌

一、語義解析

“瓜李之嫌”指因身處易引發誤會的環境而招緻嫌疑。典出古樂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二、典故出處

此成語源自東漢樂府詩《君子行》(收錄于《樂府詩集》),倡導君子應主動規避易生嫌疑的場合。《舊唐書·柳公權傳》亦載:“瓜李之嫌,何以戶曉?”印證其表意。

三、用法與示例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瓜李之嫌”詞條釋義。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樂府《君子行》典故解析。
  3. 《樂府詩集》(中華書局):卷三十二《君子行》原文輯錄。
  4. 《舊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卷一百六十五《柳公權傳》用例。

(注:因未檢索到可驗證的線上權威鍊接,此處僅标注文獻來源,建議查閱紙質或官方電子版詞典獲取完整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

“瓜李之嫌”是一個漢語成語,比喻因處于容易引起嫌疑的場合而可能被誤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出處與典故

3.用法與示例

4.相關成語辨析

5.延伸思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唐摭言》《舊唐書》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擺袖卻金薄惡表演倉胥車馬骈阗辍才出谒竄端匿迹檔案館點鬼鼎治渡濟赴死如歸汵石稿書跟馬拱火貴損海砂含商咀征後烈滑浪火前茶腱子交臂記殿解後節衣素食近晩積潴居功自傲駿桀溘匝立家柳陌立像陸路痲痹不仁茅社蒙闇妙英耐洗鳥官炮火連天披發纓冠七魄虬鐘羣衆關系三過生火谂知石鼠史巫暑雨祁寒貼花瓦市微霄無人不知向服香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