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貶的意思、科貶的詳細解釋
科貶的解釋
貶谪處罰。《舊唐書·食貨志上》:“如限滿後有違犯者,白身人等宜付所司,決痛杖一頓處死。其文武官及公主等,并委有司聞奏,當重科貶。”
詞語分解
- 科的解釋 科 ē 動植物的分類單位:獅子屬于貓科。槐樹是豆科。 機關内部組織的劃分:科室。財務科。 學術或專業的類别:科目。學科。文科。外科。 古代分科考選文武官吏後備人員的制度:科舉。科甲。科第。登科。 判定
- 貶的解釋 貶 (貶) ǎ 給予低的評價,與“褒”相對:貶低。貶義。褒貶(a.評論好壞;b.指出缺點)。 減低,降低:貶值。貶職。 褒 筆畫數:; 部首:貝;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科貶”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來源于古代文獻,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拼音:kē biǎn()
- 含義:指“貶谪處罰”,即對官員或特定身份的人進行降職、流放等懲處措施。
2.出處與例句
- 該詞最早見于《舊唐書·食貨志上》,原文為:“文武官及公主等,并委有司聞奏,當重科貶。”
此句描述了唐代對違反規定的官員、貴族進行嚴厲處罰的制度。
3.用法特點
- 對象:多針對官吏、貴族等有身份者,如《舊唐書》中提到的“文武官及公主”。
- 語境:常用于古代律法或公文,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
4.補充說明
- 詞性:動詞,表處罰行為。
- 近義詞:貶谪、降黜;反義詞:擢升、嘉獎(根據補充推測)。
5.現代適用性
目前該詞主要作為曆史詞彙存在,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舊唐書》原文或相關史學論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科貶
科貶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由“科”和“貶”兩個漢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科”字的拆分部首是禾,總筆畫數是9。“貶”字的拆分部首是貝,總筆畫數是9。
來源
“科貶”這個詞起源于《史記·太史公自序》中的一句話:“有賢者學而遂問進,不肖者學而遂貶。”意思是學問能使賢者更加進步,而使不肖者更加堕落。後來,“科貶”逐漸演變成指對人進行表彰或責備的行為。
繁體
“科貶”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科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科貶”這個詞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差别,隻是字形可能有些微小的變化。
例句
1. 他因為在科學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而被科貶為教授。
2. 這位官員因為貪污受賄的行為被科貶為普通職員。
組詞
科舉、科班、貶責、貶低、貶值
近義詞
升遷、表彰、薦舉
反義詞
升官、提拔、賞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