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動靜的意思、動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動靜的解釋

(1) [the sound of sth.astir]∶指動作或說話發出的聲音

(2) [movement;activity]∶[打聽或偵察的] 消息;情況

牢城營裡都沒有動靜。——《水浒傳》

詳細解釋

(1).運動與靜止;行動與止息。《易·艮》:“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動靜無宜,出處莫可。” 宋 陸遊 《雷》詩:“吾聞陰陽有常數,非時動靜皆為災。” 明 黃绾 《明道篇》卷六:“動靜者,天地之氣質也。”

(2).偏指行動;動作;舉止。 唐 蘇鹗 《杜陽雜編》卷中:“﹝ 韓志和 ﹞善彫木,作鸞鶴鵶鵲之狀,飲啄動靜,與真無累。” 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四折:“他那模樣動靜,好似俺孩兒 春郎 。” 柳青 《銅牆鐵壁》第一章:“快動靜啊,不要賣呆了!”

(3).動作或說話的聲音。《敦煌變文集·漢将王陵變》:“二将第四隊插身 楚 下,并無知覺,唯有 季布 奉 霸王 巡營,營内并無動靜。” 元 無名氏 《硃砂擔》第一折:“這堝兒裡無動靜,昏慘慘月半明,莫不要虧圖咱性命?” 老舍 《四世同堂》十三:“她分明聽見院中有動靜,又聽到一個女子的聲音嘁嘁喳喳的。”

(4).情況;消息。《六韬·動靜》:“先戰五日,發我遠候往視其動靜,審候其來,設伏而待之。”《明史·王崇古傳》:“敵情不可得,而軍中動靜敵輒知。” 吳組缃 《山洪》三四:“這人嫌疑重大,他在各處探聽虛實和軍隊動靜。”

(5).特指起居作息。《隋書·元亨傳》:“ 亨 以篤疾,重請還京,上令使者緻醫藥,問動靜,相望於道。”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民俗》:“更有提茶瓶之人,每日鄰裡,互相支茶,相問動靜。”《古今小說·史弘肇龍虎君臣會》:“ 史弘肇 認得是他結拜的哥哥,撲翻身便拜。拜畢,相問動靜了。”

(6).指動物與植物。《史記·五帝本紀》:“動靜之物,小大之神。” 張守節 正義:“動物謂鳥獸之類,靜物謂草木之類。”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動靜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動靜”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òng jìng(輕聲),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動作或聲音
    指人或物體活動時發出的聲響或行為表現。

    • 例句:
      • “屋子裡靜悄悄的,一點動靜也沒有。”
      • “小松鼠聽到動靜,立刻爬到樹上。”
  2. 情況或消息
    多指通過觀察、偵察獲取的信息或事态變化。

    • 例句:
      • “偵察員密切監視敵軍的動靜。”
      • “觀察對方的動靜,隨時報告。”

二、古典與哲學含義

  1. 運動與靜止
    源自《周易·艮》:“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指事物變化中的動與靜狀态。
  2. 行為與修養
    《荀子·勸學》提到“形乎動靜”,強調人的言行舉止需合乎規範。

三、用法與搭配


四、擴展參考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處,可查看、、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動靜(dòng jìng)這個詞指的是活動與靜止的對比。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動字旁,右邊是青字旁,共計15個筆畫。動靜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作為一個常用詞彙被廣泛使用。在繁體字中,動靜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古代漢字寫法中,動靜的形狀略有區别,但整體意思都相同。例如,動字的古代寫法為“動”,靜字的古代寫法為“靜”。以下是一個例句:我喜歡在靜谧的環境中,感受大自然的動靜之美。組詞中,常見的有動作、靜态等。與動靜相近的詞有忙碌、喧嘩等,而反義詞則有靜止、安甯等。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