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牋書的意思、牋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牋書的解釋

信劄,文書。《宋書·劉穆之傳》:“﹝ 穆之 ﹞目覽辭訟,手答牋書,耳行聽受,口并酬應,不相參涉,皆悉贍舉。”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風操》:“ 孝元 經牧 江州 ,遣往 建昌 督事,郡縣民庶,競修牋書,朝夕輻輳,幾案盈積,書有稱‘嚴寒’者,必對之流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牋書”一詞中的“牋”是“箋”的異體字,二者含義相通。該詞可有兩種解釋方向:

  1. 書寫載體角度 “箋”本指古代用于題詩、寫信的精美小幅紙張(如“花箋”“錦箋”),“牋書”可指用這類特殊紙張書寫的信函或文書,常見于文人雅士的往來書信或詩詞創作中。

  2. 注釋文本角度 “箋”在文獻學中特指對古籍的注釋體例,如漢代鄭玄《毛詩箋》。“牋書”可能指帶有注釋批注的書籍,這類注釋往往比“傳”更簡明,側重疏通文義。

需注意的是,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用詞彙,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若指古代文獻,建議核查原始出處語境;若為現代使用,可能存在特定領域的引申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牋書》

《牋書》是指一種古代寫信的方式,通過紙張相互往來傳遞信息。它可以是正式的公文,也可以是私人的書信。

拆分部首和筆畫

《牋書》的部首是牙(yá),共有8個筆畫。

來源

《牋書》最早出現在古代的文獻中,被用來形容書信的寫作和傳遞方式。它代表了人們在古代交流和溝通的一種方式。

繁體

《牋書》的繁體字為「牋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牋書》為例,它的古代寫法可能會稍有差異,但整體結構和字形基本相似。

例句

1. 我收到了一封那個朋友的《牋書》,他說他很想念我。

2. 這些《牋書》是曆史博物館的珍貴展品。

組詞

1. 書牋

2. 牋紙

3. 牋友

近義詞

1. 書信

2. 信函

3. 信件

反義詞

1. 口信

2. 口頭禅

3. 口頭通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