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thout resource] 困難時無可以渡過難關的辦法,無計可施
覺民對那許多人的束手無策感到失望。—— 巴金《秋》
謂捆住雙手,無計可施。形容遇到問題沒有解決的辦法。 宋 陸遊 《南唐書·朱元傳論》:“ 元 降,諸将束手無策,相與為俘纍以去。”《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船上管船的舵工,押船的朝奉,面面相覷,束手無策。” 茅盾 《鍛煉》十四:“眼看着病症如此嚴重,明知道該怎麼醫治,可是又束手無策;這是我們做醫生的最大的痛苦。”
“束手無策”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形容遇到困難或問題時毫無解決辦法,像被綁住雙手一樣無法行動。常指因能力不足、資源匮乏或情況複雜而導緻的無奈狀态。
二、結構解析
三、典型用法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使用場景
適用于描述個人、團隊或系統在技術難題、自然災害、人際矛盾等複雜情況下的被動狀态。例如:
提示:該成語多用于書面語,口語中可用“沒轍了”“不知道咋辦”等表達類似含義。
《束手無策》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在遇到問題或困境時,沒有任何有效的辦法或措施可以采取。
拆分部首和筆畫:束(木木纟)手(扌)無(無火)策(⺮言木)。
來源:《管子·五蠹》:“闾丘成子問曰:‘世有其人也,有力而無策,謂之竹刀。’”這是成語的最早記載。
繁體字:束手無策(手寫體)、束手無策(印刷體)。
古時候漢字寫法:束手無策的古代漢字寫法為束手無策(手寫體)、束手無策(印刷體)。
例句:他在面對困境時感到束手無策。
組詞:束手待斃、束手待判、束手縛腳。
近義詞:無計可施、無法可施。
反義詞:有備而來、有所準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