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亡卒的意思、亡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亡卒的解釋

(1).潰逃的士兵。《史記·吳王濞列傳》:“ 東越 兵可萬餘人,乃使人收聚亡卒。”《新五代史·雜傳·朱宣》:“﹝ 梁太祖 ﹞乃馳檄 兗 鄆 ,言 宣 瑾 多誘 宣武 軍卒亡以東,乃發兵收亡卒。”

(2).戰死的士兵。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詩:“亡卒遺骸散帛收,飢人賣子分金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亡卒”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曆史文獻中有兩種主要解釋,以下為詳細說明:

一、基本釋義

  1. 潰逃的士兵
    指在戰争中逃離戰場的士兵。這一含義源自《史記·吳王濞列傳》中的記載:“東越兵可萬餘人,乃使人收聚亡卒”, 描述吳王劉濞收編潰散士兵的情景。

  2. 戰死的士兵
    指在戰場上犧牲的軍人。例如唐代白居易《七德舞》中寫道:“亡卒遺骸散帛收”, 提及對陣亡士兵遺骸的安置。

二、詞源與演變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中,描述戰争背景下士兵的兩種命運。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常見于學術研究或古文解析。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史記》《新五代史》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亡卒》這個詞的意思

《亡卒》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戰争中陣亡的士兵或軍隊中陣亡的士兵。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亡卒》的拆分部首是亠和卩,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亡卒》一詞源于古代中國戰争時期的軍事術語,用來指稱在戰鬥中犧牲的士兵。

繁體

在繁體中,亡卒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亡卒的寫法為「亾卒」,字形與現代基本相同,隻是亡的部分在古代常用的漢字寫法中是使用「亾」來代替。

例句

1. 在這次戰役中,我軍有數十名亡卒。

2. 戰場上的亡卒鋪滿了整個山谷。

組詞

1. 亡命:指因逃亡或犯罪而無處可去的人。

2. 亡靈:指已故的人的靈魂。

3. 亡魂:指已故的人的靈魂,有時用以形容迷途或癡迷的人。

近義詞

陣亡、殉職、戰死。

反義詞

幸存、活下來、戰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