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猶。 元 無名氏 《合同文字》第四折:“俺父親尚兀是他親兄弟,卻教俺亂棒胡敲忍下的?”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三折:“今日裡受的酸風苦雨,倒在頽垣敗堵,尚兀待掀皮剜肉費躊躇。”
“尚兀”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多見于元明時期的文學作品,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尚兀”由副詞“尚”和“兀”組合而成,表示“仍然、還”,強調動作或狀态的持續。例如:
“尚兀”的用法與“尚自”“兀自”類似,均通過雙音節化增強語氣。例如“尚兀自倦怠”中,“尚兀”與“自”連用,進一步突出持續性。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合同文字》《中山狼》等元明戲曲文本。
尚兀是一個古代漢字,由兩個部分組成:尚和兀。
尚的部首是長,兀的部首是兒。尚的筆畫數為4,兀的筆畫數為3。
尚兀在古代漢字中的意思是男性的頸項粗大。它常用來形容壯碩的男子。源于古代漢族對男性的體貌特征的描述。
尚兀的繁體字為尚切。
古時候漢字寫作尚兀,沒有繁體字。隨着時間的推移,字形逐漸演變為現在的樣子。
他身材高大,尚兀的形象引起了周圍人的注意。
尚武、尚德、兀自、兀鷹。
健碩、粗壯、強壯。
柔弱、纖細、瘦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