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監莅的意思、監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監莅的解釋

亦作“監蒞”。謂親臨監督。《明史·職官志三》:“登聞鼓樓,日一人,皆錦衣衛官監涖。” 清 魏源 《兩淮都轉鹽運使婺源王君墓表》:“君事必躬親,細而放淤、抽溝、戽水,大而搶險、下埽、箱墊、走溜,皆親率廳營監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監莅(jiān lì)是漢語中的一個複合動詞,由“監”與“莅”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親臨現場監督或主持重要事務,強調權威人物親自到場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行為。以下從釋義、字源、典籍用例及現代適用性四方面分述:


一、釋義與字源解析

  1. 《說文解字》釋為“臨下也”,本義為居高視下,引申為監督、監察。如《詩經·大雅·皇矣》載“監觀四方”,體現自上而下的審視。

  2. 《爾雅·釋诂》注“莅,臨也”,指到達、親臨現場,含莊重色彩。如《論語·雍也》中“不俟駕行矣”,體現親赴要務的急迫性。

    兩字合成後,“監莅”強化了權威者親臨督導的雙重動作,常見于典儀、政務等正式場合。


二、典籍用例與曆史語境

  1. 禮儀監督

    《金史·禮志》載:“帝禦紫宸殿,命皇子監莅釋奠禮”,指皇子親臨監督祭孔典禮,确保禮制規範。

  2. 司法監察

    《宋會要輯稿·職官》記:“遣禦史監莅刑獄”,即禦史親臨刑獄現場監督審判,防止冤濫。

  3. 工程督辦

    《明實錄·太祖卷》述:“命工部侍郎監莅河防”,強調官員親赴河工現場督察工程進度。


三、現代適用性

“監莅”屬書面語,現代漢語中多用于:


四、權威參考來源

釋義綜合自以下辭書及典籍: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
  2. 《辭源》(商務印書館,2015修訂版)
  3.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
  4. 《金史》《宋會要輯稿》《明實錄》等曆史文獻

注:因“監莅”為專業書面詞彙,建議查閱上述權威辭書獲取更詳盡的釋義與例證。

網絡擴展解釋

“監莅”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ān lì,其核心含義為親臨監督,主要用于描述上級或權威者親自到場督導事務的場景。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核心含義
    指親自到現場進行監督或管理,強調直接參與而非遠程指揮。例如《明史》中記載錦衣衛官員“監莅”登聞鼓樓,即每日親臨監督。

  2. 詞源與結構

    • 監(jiān):本義為監察、察看,如《說文解字》釋為“臨下也”。
    • 莅(lì):意為到達、親臨,如《孟子》中“莅中國而撫四夷”。
      兩字組合後,強化了“親臨現場監督”的語義。

二、曆史用例與語境

  1. 古代文獻中的運用

    • 《明史·職官志三》提到錦衣衛官員“監涖”登聞鼓樓,體現官方監督職責。
    • 清代魏源在《兩淮都轉鹽運使婺源王君墓表》中描述官員親臨水利工程現場“監莅”,強調事必躬親的态度。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正式文書或曆史叙述,常見于描述官員督導工程、司法或重要儀式等需嚴格監管的事務。


三、常見誤解與辨析


四、現代適用性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曆史研究或特定領域(如法律、工程管理)的書面表述中,需結合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明史》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備忘録伯封捕誅朝恩德宿蝶羽定勢短襖對簿公堂對校廢曠風情月債構詞狗塌皮歸畝過爾害身衡峰虎狼當路﹐不治狐狸見報監祠膠執錦被欬嗽可慘控連扣折濫調勒索獵犬離附例話漏師蜜戀靡所適從鳥迹書片言居要平複牽擾切祝清暇七襄綦組鸲掇忍情三須鈎束股死目泰平太音掏火耙頭足異所抟黍诿過僞貌蓊翳芴芒歍欽午正小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