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诿過的意思、诿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诿過的解釋

[put the blame on sb. else]把過錯推給别人

出了問題不诿過

诿過于人

詳細解釋

把過失推給别人。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二:“朕自少時見三藩勢焰日熾,不可不徹,豈因 三桂 背叛,遂諉過于人?” 章炳麟 《無神論》:“ 耶和瓦 既全能矣,必能造一純善無缺之人,而惡性亦無自起,惡性既起,故不得不歸咎於天魔。雖然,是特為 耶和瓦 諉過地耳。”一本作“ 委過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诿過”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二、用法與語境

  1. 常見搭配:

    • 诿過于人、诿過卸責、互相诿過。
    • 例句(來自):
      • “陳水扁的回答避實就虛、诿過卸責。”
      • “耶和瓦既全能矣……是特為耶和瓦诿過地耳。”(清代文獻用例)
  2. 使用場景:

    • 多用于批評推卸責任的行為,常見于政治、職場或日常人際交往中。
    • 具有貶義色彩,反映缺乏擔當的态度。

三、相關擴展


四、權威來源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義解釋

《诿過》指推卸過錯或責任,将自己的過錯歸咎于他人或外部原因。

拆分部首和筆畫

《诿過》的部首為讠(言字旁),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诿過》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論語·八佾》:“夫子不行,子路亦不行。李氏恥之,拱而诿諸他人。”表明了在古代,人們已經存在将過錯推到他人身上的行為。後來,這一概念逐漸形成并衍生出了現代的《诿過》。

繁體

《诿過》的繁體字為「讆過」。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作《诿過》的漢字為「譌過」。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書寫形式發生了一些變化。

例句

1. 他總是把自己的失敗歸結于不公平的競争環境,這是一種诿過。

2. 不要總是诿過于他人,應該承擔自己的責任。

組詞

诿過:推卸責任

诿過推責:将過錯歸咎于他人

诿過于人:把過錯推到他人身上

近義詞

推卸責任、扯皮、推诿、推脫

反義詞

承擔責任、正視錯誤、坦然面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