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執;堅持。 宋 歐陽修 《論楊察請終喪制乞不奪情劄子》:“豈可不通人情,膠執舊弊,推祿利之小惠,廢人臣之大節。” 明 劉若愚 《酌中志·見聞瑣事雜記》:“﹝ 鄭之惠 ﹞且替名下官人 何東鳳 報二十一年夙讎,當道者多為講解,竟膠執不息,大為輿情所薄。” 清 紀昀 《戴氏<考工記圖>序》:“餘獨慮守章句之儒,不知引伸,膠執舊聞,沾沾動其喙也。” 楊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記》第九章第七節:“若參議院諸公必欲膠執成見,事久變生,誠恐以一時未審之謀,貽全國無窮之禍。”
“膠執”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iāo zhí,主要用于形容人固執己見,不肯接受他人意見或建議。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思想或行為上的固執,堅持己見,缺乏變通。詞中“膠”比喻如膠般黏合不變,“執”指堅持或持守,合起來強調對舊觀念或做法的頑固堅持。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膠執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堅定地抓住不放松或不放手。
膠執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肉字旁)和扌(手字旁),分别表示“肉”和“手”。它的總筆畫數為9畫。
膠執來自于漢字中的兩個獨立的字,分别是“膠”和“執”。膠的意思是膠狀的東西,執表示抓住、握緊的意思。合在一起,膠執形象地描述了堅定地抓住不放松的意思。
繁體字“膠執”也可以用來表示膠執,讀音和意思都相同。
在古代,膠執這個詞可能會有一些不同的寫法,例如使用“膠”代替現代的“膠”,但持續的意思沒有變化。
1. 他膠執着自己的夢想,不管遇到多大困難都不會放棄。
2. 這種植物葉子膠執地抓住岩石,以便更好地吸收陽光和水分。
膠執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形成新詞,例如:
膠執不放:形容一個人堅決執着地抓住不放手。
膠執不懈:形容一個人堅定地持續努力,不知疲倦。
膠執的近義詞是堅持、堅守、執著。
膠執的反義詞是放松、放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