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午正的意思、午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午正的解釋

正午十二時。《舊五代史·晉書·馬重績傳》:“刻漏之法,以中星考晝夜為一百刻,八刻六十分刻之二十為一時,時以四刻十分為正,此自古所用也。今失其傳,以午正為時始,下侵未四刻十分而為午,由是晝夜昏曉,皆失其正。”《花月痕》第十三回:“﹝ 采秋 ﹞便過 賈氏 這邊來,坐到午正才自囬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午正”是漢語中表示時間的傳統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細微差異,但核心均指向正午十二時。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午正”指正午十二時整,即太陽位于天空正中央的時刻。古代通過刻漏法計時時,将一天分為十二時辰,每個時辰對應現代兩小時,其中“午時”對應11:00至13:00,而“午正”特指午時的中點——12:00整。

二、時間範圍的擴展解釋

  1. 狹義與廣義之分

    • 狹義:嚴格指12:00整點(如《紅樓夢》中“午正方散”的用法)。
    • 廣義:部分文獻将“午正”擴展為12:00至12:59的時間段,與“午初”(11:00-11:59)對應。
  2. 曆史計時争議
    五代時期《舊五代史》記載,因刻漏法失傳,曾出現将“午正”作為時辰起點的錯誤,導緻晝夜時間劃分混亂。

三、應用與例句

四、相關概念辨析

“午正”主要表示正午十二時整,其具體範圍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計時體系或相關文獻案例,可參考《舊五代史》《紅樓夢》等原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午正》的意思

《午正》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在中午時刻正好。午指的是一天中的中午,正表示正好、恰好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午正》的拆分部首為十四畫的索,表示走,且又稱為“馬”,可以指一類動物;而正的拆分部首為五畫的一,表示一,可看作一個小點。

來源和繁體

《午正》的來源并未有明确的文獻記載,但可以推測它是中國古代人們根據日影移動規律而判斷時間的一種方式,代表了一天中正午時刻。

在繁體字中,《午正》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是不斷演變的,所以《午正》在古代可能會有不同的寫法。然而,我們無法準确知道《午正》在古代的具體寫法,因為沒有相關的文獻資料可以參考。

例句

1. 天氣預報說中午十二點正好是《午正》。

2. 他準時出現在公司大樓門口,正是《午正》。

3. 我們約定在《午正》見面,記得準時到哦。

組詞

1. 午間:中午之間。

2. 正時:準确的時刻。

3. 午餐:中午吃的一餐飯。

近義詞

正午、中午。

反義詞

清晨、傍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