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備忘録的意思、備忘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備忘録的解釋

(1).外交文書的一種。用來聲明自己方面對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态度,或把某些事項概況通知對方。

(2).隨時記載,幫助記憶的簿冊。 張天民 《戰士通過雷區》:“這些不連貫的文字,是秘書科長給局長寫的備忘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備忘錄是漢語中常見的複合詞,由“備忘”與“錄”組合而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定義,其核心含義為“記載以備遺忘的文書”,《漢語大詞典》進一步補充為“專用于記錄重要事項或協議條款的書面文件”。該詞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典籍《周禮·天官》中“書其能者與其良者,而以告于上,備忘也”的記載,後逐漸演化為現代用法。

從應用場景看,備忘錄主要包含三類形式:1. 個人事務記錄,如工作待辦事項清單;2. 機構文書,常見于政府公文備案系統;3. 國際外交文書,例如外交部發布的《中美聯合公報》相關附件均标注為備忘錄性質。在格式規範方面,現代備忘錄通常包含标題、正文、籤署方、日期四要素,外交類備忘錄還需附加官方印鑒。

權威辭書對其解釋具有一緻性,《辭海》(第七版)特别指出,法律領域的備忘錄具備正式契約效力,可作為司法證據。商務印書館《新華詞典》則強調其在現代辦公場景中的核心地位,與會議紀要、公函并列為三大常用公文類型。

網絡擴展解釋

“備忘録”是中文對“備忘錄”的異體寫法,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定義

指記錄重要事項的書面形式,包含兩層核心意義:

  1. 日常用途:個人或團體用于記錄、提醒事務的筆記或簿冊,避免遺忘。
  2. 外交文書:政府機構間傳遞的非正式聲明文件,用于表明立場、通知事項或補充協議内容,通常無需籤署即可生效。

二、具體應用場景

三、詞源特點

該詞源自日語「備忘録」的漢字直譯,中文使用中逐漸形成兼具日常記錄與外交文書的雙重内涵。英文對應詞為"memorandum",常見縮寫為"memo"。

注:該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規範寫法為“備忘錄”,異體字“録”現已統一為“錄”。

别人正在浏覽...

哀莫大于心死嗳呀白石飛仙寶刀未老璧奎弊事缽盂察選程期絺纻吹唇毳毼呆呆當攔誕诳單列道眼釣采觝擊鳳诏擀氈古常行思坐憶翰林院黑日會當家雞野鹜檢閑結實京戲狙儈局蜷開長開奬蘭亭昧沒榠查凝莊胖大海拼花地闆匹配翹心七古青絲鞚求思崎險儒兒深遯實底實付忪懞算作調排五曜下顧相安纖詭相猶嚣浮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