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平複的意思、平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平複的解釋

(1) [subside;be pacified]∶平定恢複

風沙日漸平複

(2) [be healed]∶[病或傷口] 痊愈

傷口平複了

詳細解釋

(1).痊愈;複原。《韓詩外傳》卷十:“諸扶輿而來者,皆平復如故。”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五:“以酒糊丸,日吞百餘,二府皆平復。” 清 黃遵憲 《寄女》詩:“兩頰旋深窩,而今漸平復。”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已經平複下去的疙瘩,這時忽然針刺似的痛起來了。” 老舍 《四世同堂》三四:“她心中的傷痕并沒有平複,可是為了腹中的小兒,和 四大媽 的誠懇的勸慰,她已決定不再隨便的啼哭或暗自發愁。”

(2).恢複平靜;使平靜。《史記·梁孝王世家》:“太後聞之,立起坐飡,氣平復。”《水浒傳》第一一八回:“ 盧俊義 已在 歙州 城内行宮歇下,平復了百姓,出榜安民,将兵馬屯駐在城裡。”《儒林外史》第十八回:“那事已經平復,仍舊立的是他二令郎。”

(3).猶平定。 宋 李上交 《近事會元·唐德宗興元元年》:“賊 泚 平復,府庫空虛。”

(4).平而重疊。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繹山》:“ 兖州 鄒繹山 南面平復,東西長數十步,廣數步,其處生梧桐,傳以《禹貢》‘ 繹 陽孤梧’者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平複”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使用場景不同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核心釋義

  1. 痊愈或複原
    指身體傷口愈合或疾病康複。

    • 例:《韓詩外傳》提到傷者“平復如故”;魯迅《故事新編》中“平複的傷口突然疼痛”。
  2. 恢複平靜
    用于情緒、局勢等恢複穩定狀态。

    • 例:《史記》中太後“氣平復”;老舍《四世同堂》描述“平複心中的傷痕”。
  3. 平定或平息
    指通過行動使動亂、沖突等結束。

    • 例:《水浒傳》中盧俊義“平復百姓,出榜安民”;宋代文獻提及“賊寇平復,府庫空虛”。

二、用法擴展

三、權威來源

以上釋義綜合自《韓詩外傳》《史記》等古籍,以及魯迅、老舍等現代文學作品,并通過《漢語詞典》等工具書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平複的意思

平複是一個動詞,意思是使情緒或局勢恢複平靜、穩定,解決紛争或壓抑沖突。它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内心或外部環境的平靜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平複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二刀(刂)和平(幹)。其中,刂是一個常見的部首,表示與刀有關的事物;幹表示木制品。根據筆畫數量,刂部首有2筆,幹部首有4筆。

來源與繁體

平複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繁體字為「平撫」,其中,撫是矛字旁加上累字旁,表示用手撫摸或安撫。平撫在古代有平息、安慰的意思,後來演化為現代漢語中的平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平複的寫法可能會有些不同。比如,在《說文解字》中,有一種寫法為「平撫」,也有一種寫法為「平舒」。這些不同的寫法都一直沿用至今。

例句

1. 經過雙方的協商,他們終于平複了彼此之間的糾紛。

2. 她用溫柔的話語和親切的笑容,努力平複孩子們的不安情緒。

3. 這場風波過後,社區開始逐漸恢複平複,人們重歸甯靜的生活。

相關詞彙

1. 平靜:形容沒有波動、沒有起伏,處于穩定的狀态。

2. 安撫:意為平息、撫慰,使人恢複平靜。

3. 調和:表示調整不同因素之間的矛盾,使之和諧。

反義詞

激化:相對于平複而言,激化意味着加劇、惡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