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切祝的意思、切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切祝的解釋

(1).猶切望。舊時書信中常用之。 宋 蘇轼 《與知縣書》之九:“兒子遂獲託庇,知幸。魯鈍多不及事,惟痛與督勵也。切祝切祝。”

(2).懇切禱告。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裡人 劉生 ……具茗果酒餚,焚香切祝,明燭就寝,屏息以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切祝"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組合詞,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兩部分理解:

  1. "切"作副詞時表"懇切、殷切",《漢語大詞典》指出該用法源自《詩經》"切切偲偲"的訓诂傳統
  2. "祝"為動詞時指"用言語向鬼神祈福",後引申為"表達美好願望",《說文解字注》記載其本義為"祭祀時主持祝告的人"

組合義項包含三層語義延伸: 一、宗教語境:指代古代祭祀儀式中祭司懇切的禱詞(參考《周禮·春官》記載的大祝職責) 二、文學語境:常見于宋代書劄,如蘇轼《與程正輔書》"切祝為國自重",表達深切關懷 三、現代用法:多用于書面祝頌語,如"切祝安康"較"此緻敬禮"更具古典雅韻

該詞的權威釋義可參考中華書局《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第312頁"祝"字條目下的補充說明,以及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054頁"切"字的副詞用法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

“切祝”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qiē zhù,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猶切望,舊時書信常用
    表示深切期望或囑托,多用于古代書信結尾,表達對收信人的殷切希望。例如蘇轼在《與知縣書》中提到“切祝切祝”,強調對兒子成長的深切期許。

  2. 懇切禱告
    指以誠摯的态度祈求神明或上天,常見于宗教或民俗場景。清代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了焚香切祝的行為,體現了這一含義。


二、語境與用法


三、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切祝”,但可在仿古文體或特定文化場景(如傳統節慶祝福)中見到。需注意其與“切望”“祈祝”等詞的細微差别:前者更側重“深切”,後者偏重“祈願”。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避免混淆古今用法。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蘇轼、紀昀的相關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按捺不住白肉百下百全寶籙菠棱逋播財政曾國藩馳薄赤支沙甔石倒頓地溫東明惡賴貳乘翻箱倒櫃風騎鳳實佛道艾服侍輔熙感電耿怆孤拐臉衮斂惶悔讙聲灰焚減除鮆醬計疏疾言遽色迹印樓道胪驩買售尼師壇平場貧細錢谷師爺千丈鏡輕年畦苑雀録曲裡拐彎攘善任情睿聽三欲善忘聲言神宇適分堂除炭盆逃背陶铄田埂通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