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监莅的意思、监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监莅的解释

亦作“监蒞”。谓亲临监督。《明史·职官志三》:“登闻鼓楼,日一人,皆锦衣卫官监涖。” 清 魏源 《两淮都转盐运使婺源王君墓表》:“君事必躬亲,细而放淤、抽沟、戽水,大而抢险、下埽、箱垫、走溜,皆亲率厅营监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监莅(jiān lì)是汉语中的一个复合动词,由“监”与“莅”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亲临现场监督或主持重要事务,强调权威人物亲自到场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行为。以下从释义、字源、典籍用例及现代适用性四方面分述:


一、释义与字源解析

  1. 《说文解字》释为“临下也”,本义为居高视下,引申为监督、监察。如《诗经·大雅·皇矣》载“监观四方”,体现自上而下的审视。

  2. 《尔雅·释诂》注“莅,临也”,指到达、亲临现场,含庄重色彩。如《论语·雍也》中“不俟驾行矣”,体现亲赴要务的急迫性。

    两字合成后,“监莅”强化了权威者亲临督导的双重动作,常见于典仪、政务等正式场合。


二、典籍用例与历史语境

  1. 礼仪监督

    《金史·礼志》载:“帝御紫宸殿,命皇子监莅释奠礼”,指皇子亲临监督祭孔典礼,确保礼制规范。

  2. 司法监察

    《宋会要辑稿·职官》记:“遣御史监莅刑狱”,即御史亲临刑狱现场监督审判,防止冤滥。

  3. 工程督办

    《明实录·太祖卷》述:“命工部侍郎监莅河防”,强调官员亲赴河工现场督察工程进度。


三、现代适用性

“监莅”属书面语,现代汉语中多用于:


四、权威参考来源

释义综合自以下辞书及典籍: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2. 《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修订版)
  3.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4)
  4. 《金史》《宋会要辑稿》《明实录》等历史文献

注:因“监莅”为专业书面词汇,建议查阅上述权威辞书获取更详尽的释义与例证。

网络扩展解释

“监莅”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ān lì,其核心含义为亲临监督,主要用于描述上级或权威者亲自到场督导事务的场景。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核心含义
    指亲自到现场进行监督或管理,强调直接参与而非远程指挥。例如《明史》中记载锦衣卫官员“监莅”登闻鼓楼,即每日亲临监督。

  2. 词源与结构

    • 监(jiān):本义为监察、察看,如《说文解字》释为“临下也”。
    • 莅(lì):意为到达、亲临,如《孟子》中“莅中国而抚四夷”。
      两字组合后,强化了“亲临现场监督”的语义。

二、历史用例与语境

  1. 古代文献中的运用

    • 《明史·职官志三》提到锦衣卫官员“监涖”登闻鼓楼,体现官方监督职责。
    • 清代魏源在《两淮都转盐运使婺源王君墓表》中描述官员亲临水利工程现场“监莅”,强调事必躬亲的态度。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正式文书或历史叙述,常见于描述官员督导工程、司法或重要仪式等需严格监管的事务。


三、常见误解与辨析


四、现代适用性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历史研究或特定领域(如法律、工程管理)的书面表述中,需结合语境理解。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或《明史》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败沮颁斌边式城阈驰骑大拜门待命电能琱琢东道之谊斗敌诽言奉禄贵体果子酒鹤凫黑不楞敦黄幔荒谬絶伦嚾噪狐鸣枭噪简旷渐入佳境僥祸解衣卸甲极懽击蒙旌庸救抚空意口传心授楞冲帘幕龙焙默默南郭陪辅蕎麦骑龙弄凤轻愆琼函全率荣谐伉俪鋭士瑞烟深思苦索世县适兴衰瘵睡理肆姐搜剔酥糖他妈妈贪生恶死提速外国籍婉婵些子儿隙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