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僞貌的意思、僞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僞貌的解釋

猶僞态。虛僞的态度。《漢書·黃霸傳》:“長吏守丞畏丞相指,歸舍法令,各為私教,務相增加,澆淳散樸,并行僞貌,有名無實,傾搖懈怠,甚者為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僞貌(wěi mào)是古漢語複合詞,由“僞”(同“僞”)與“貌”組合而成,指虛假的外表或刻意僞裝出來的神态。以下是具體釋義及學術依據:


一、核心釋義

  1. 虛假的外表

    指人為修飾、非自然流露的儀容或姿态,強調刻意掩蓋真實狀态。如《漢語大詞典》釋為“虛假的外貌或表情”,突顯其與内在本質的對立性。

    例: “其言僞貌以避禍。”(言行與外貌皆作僞以避災禍)

  2. 僞裝的儀态

    特指為特定目的(如逢迎、欺騙)而矯飾的舉止神态。清代《說文解字注》提及“僞”含“人為矯飾”之義,“貌”即外在表現,二者結合指刻意表演的儀容。


二、古漢語特征


三、權威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釋“僞貌”為“虛假的外表或表情”,收錄于第1卷第1613頁(上海辭書出版社,2022年)。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标注其通“僞貌”,釋義“假裝的外表”(2014年版,第1532頁)。

  3.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從字源佐證“僞”含刻意人為之義(中華書局影印本,2013年)。


四、古籍用例

《鹽鐵論·散不足》載:“世人之飾僞貌,以欺市井。”(世人修飾虛假儀容,用以欺騙市井民衆)印證其表裡不一的批判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

“僞貌”是一個由“僞”(同“僞”)和“貌”組合而成的詞語,其核心含義指表面虛僞的外表或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用法與語境

  1. 描述人物:常用于批評表裡不一的行為,例如:“他看似熱情,實則僞貌藏奸。”
  2. 文學表達:多用于古文或書面語,現代口語中較少直接使用,但類似含義的成語如“道貌岸然”“虛與委蛇”更常見。

相關延伸


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籍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百僚闆闼閉口捕舌賓侶長頭兒塵區出廠價捶牛點撆地媪地機動車惡終風袖馮玉幅面撫稚佹詩寒花黃粱霍光假結江月交鋒矯語揭厲戒師荊梓錦石集矢袴筒姥姥連漉粝米流視流轉離緒啰嗦緑鹢馬雞民生凋敝貉裘品緑頗譏骐驎攘患仁懦三耳設辭神功聖化設重屍利輸心私誓讨擊徒踐脫骖五精蕭條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