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鳥迹書的意思、鳥迹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鳥迹書的解釋

見“ 鳥跡書 ”。


亦作“鳥蹟書”。1.鳥篆。 唐 李白 《遊泰山》詩之二:“遺我鳥跡書,飄然落巖間。其字乃上古,讀之了不閑。”參見“ 鳥篆 ”。

(2).指鳥的爪迹。 宋 陸遊 《題庵壁》詩:“風來松度龍吟曲,雨過庭餘鳥迹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鳥迹書(niǎo jì shū)是漢字起源傳說中的一種原始文字形态,特指倉颉受鳥獸足迹啟發所創的文字雛形。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曆史淵源與定義

據《淮南子·本經訓》載:“昔者倉颉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其中“作書”即指模仿鳥獸足迹創造文字的過程。

“鳥迹書”之名源于其形态特征——文字線條如鳥類爪印般自然簡樸,是漢字從圖畫符號轉向抽象表意系統的關鍵過渡形态。此說體現了古人對文字神聖性的崇拜,認為其誕生具有“驚天地、泣鬼神”之力 。


二、形态特征與演變

  1. 象形本源:

    唐代張懷瓘《書斷》描述:“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迹之象”,說明其形态取法自然物象,尤以鳥獸足迹為藍本,筆畫簡練如爪痕。

  2. 符號化轉折:

    從具象圖畫(如岩畫、陶符)演變為抽象線條,奠定象形、指事等造字法基礎。如甲骨文“隹”(短尾鳥)即保留鳥爪輪廓,印證“鳥迹”對早期構形的直接影響 。


三、學術價值與文化意義


權威參考文獻

  1. 劉安《淮南子·本經訓》,中華書局點校本.
  2. 張懷瓘《書斷》,上海書畫出版社《曆代書法論文選》.
  3. 董琨《中國漢字源流》,商務印書館.

(注:因古籍原始文獻無直接網絡鍊接,标注來源出版物信息以符合學術引用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鳥迹書”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指“鳥篆”
    鳥篆是古代篆書的一種變體,字形模仿鳥的形态或爪迹,具有裝飾性,常見于印章或銘文中。例如,唐代李白在《遊泰山》詩中提到“遺我鳥迹書,飄然落巖間”,這裡的“鳥迹書”即指字形奇特的古文字。

  2. 指鳥的爪迹
    字面意義為鳥類在沙土、雪地等表面留下的足迹,常被用作文學比喻。宋代陸遊《題庵壁》中“雨過庭餘鳥迹書”一句,便是以鳥迹比喻自然之趣。


二、文學與曆史應用


三、補充說明

需注意,“鳥迹書”在部分文獻中寫作“鳥蹟書”(“蹟”為“迹”的異體字),但含義一緻。若需進一步了解鳥篆的具體字形或相關詩詞,可參考《古代書體辭典》或《全唐詩》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幫虎吃食保國寺便門橋材薄質衰蟬翅拓孱庸吃死人不吐骨頭翠紅鄉村措大道煩惱道録谛讀抵角戲發悶風吹雲散封瘗縫衣浮誇風付印故第河關換約誨道谏争計伐稱勳矜慈積生顆粒肥料客座教授窋窡李郭舟裡籍淪誤麻餈媽媽磨蝕木蘭詩撓沮平水年前兒取将刃铓融尊入合入吾彀中折锉市食適庶使心用腹爽豁水飯隨機信號桃汛填房田間亭亭秀秀王蒙文明腳像樣亵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