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監督搜括。《新五代史·雜傳十五·慕容彥超》:“已而見圍,因大括城中民貲以犒軍,前 陝州 司馬 閻弘魯 懼其鞭撲,乃悉以家貲以獻。 彥超 以為未盡,又欲并罪 周度 ,乃令 周度 監括 弘魯 家。”
“監括”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iān kuò,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但主要解釋如下:
該詞出自《新五代史·慕容彥超傳》,描述慕容彥超在被圍困時,通過“監括”手段強征民資犒軍,并因懷疑下屬隱匿財産而進一步逼迫、。
“監括”更傾向指代曆史中的監督搜刮行為,而非現代漢語中的普通管理。使用時需結合語境,注意其負面含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新五代史》原文或權威詞典。
監括是一個由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分别是“⺺”和“⺘”。其中,“⺺”是部首“⺼”表示肉的意思,而“⺘”是表示木的意思。
監括的字形來源于古代的象形字。它的意義與肉和木有關,可能是指在木頭上加上肉的樣子,表示監管、制約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監括被寫作“監括”,字形保持了基本的結構和意義。
在古代,監括的寫法并不完全一樣。古代的寫法中,監括的上部分是“⺝”加上“⺘”,下部分是“⺝”加上“⺼”,整體形狀較為複雜。
1. 這個地區的監括機構負責監督違規行為。
2. 在建築業上,監括是确保施工安全與質量的重要手段。
1. 監督:監括的意思擴展為監督,表示對行為或事物的監察和指導。
2. 監管:監括的意思擴展為監管,表示對人或事物的控制和管理。
3. 監察:監括的意思擴展為監察,表示對違法行為或不正當行為的審核和調查。
1. 管束:表示控制、制約,限制行為的範圍。
2. 規範:表示按照一定标準或規則進行控制和約束。
3. 監控:表示通過技術手段對人或物進行監視和監控。
1. 放任:表示不加以幹涉或不加強制控制。
2. 放縱:表示放任自流,不作任何限制或控制。
3. 自由:表示沒有束縛或限制,自主決定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