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上天預示帝王受命的符兆。《漢書·揚雄傳贊》:“ 莽 既以符命自立,即位之後欲絶其原以神前事。”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素狐玄玉,聿彰符命。”《新唐書·王世充傳》:“上下篇與大王名協,明受符命,德被人間,為天子也。” 胡韫玉 《詠古》:“符命紛紛豈自誣,假皇家世憶 黃 虞 。”
(2).文體名稱。内容為述說瑞應以頌帝王功德。《漢書·揚雄傳贊》:“惟寂寞,自投閣;爰清靜,作符命。”《舊唐書·後妃傳上·韋庶人》:“兵部尚書 宗楚格 又諷補闕 趙延禧 表陳符命,以為十八代之符,請頒示天下,編諸史冊。帝大悅,擢 延禧 為諫議大夫。”
“符命”一詞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有兩層核心含義,綜合多個來源可歸納如下:
天降祥瑞的帝王象征 指上天通過自然現象或特殊征兆(如祥瑞、異象)預示帝王統治的合法性,被視為君主受天命治理國家的憑證。例如《漢書》記載王莽曾利用符命稱帝。這種觀念源于“君權神授”思想,通過符命神化帝王權威,為政權更疊提供神學依據。
特定歌功頌德的文體 作為古代文體之一,符命專用于記述祥瑞事件以頌揚帝王功德。其内容多涉及奇珍異獸、天象吉兆等“瑞應”現象,如《文選》中收錄的符命類文章。這類文體起源于符節憑證的象征意義,後演變為政治宣傳工具。
曆史背景與表現形式
該概念貫穿中國古代政治文化,既反映天人感應思想,也體現統治者鞏固權力的策略。需注意,不同曆史時期對符命的解讀存在差異,部分記載可能帶有政治目的性。
《符命》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征兆預示着某種命運發生的符號。也可以指代命運的注定和預兆。
《符命》的部首是“口”,筆畫數為5畫。
《符命》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由于在古代相信征兆與命運之間的關聯,因此出現了象征征兆的符號,即“符”,以及預示命運的命運之道,即“命”。将“符”和“命”兩個字合在一起,組成了《符命》這個詞。
在繁體字中,《符命》的寫法為《符命》。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符命》這個詞來說,在古代常用的寫法是“㞈命”。
1. 這隻烏鴉是你的《符命》,它帶來了好運。
2. 他看到了一朵開在路旁的鮮花,将其視作他人生道路的一個《符命》。
組詞:命運、征兆、預兆、符號。
近義詞:征兆、預兆。
反義詞: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