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以煤油做燃料的炊事用的爐子。 蔣光慈 《鴨綠江上·弟兄夜話》:“ 江霞 于是将自己洋布長衫的袖子卷起來,将汽爐打着。”
汽爐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核心義項及延伸用法:
蒸汽鍋爐(工業設備)
指通過燃料燃燒産生蒸汽的封閉式壓力容器,用于工業動力或供暖系統。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定義"鍋爐"相關條目。
燃氣竈具(民用炊具)
以液化石油氣、天然氣等為燃料的烹饪爐具,通過閥門控制氣體燃燒加熱。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收錄"汽爐"作為生活器具的釋義。
清末文獻中特指以蒸汽為動力的機械裝置(如火車、輪船鍋爐),如《清史稿》提及"汽爐輪機"(蒸汽輪機)。
來源:《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年,曆史科技條目。
部分方言區(如江淮官話)曾将老式煤油爐稱為"汽爐",因煤油揮發氣化燃燒得名。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收錄區域用語。
汽爐的工作原理依賴燃料氣化燃燒或液體汽化:
$$ce{CH4 + 2O2 -> CO2 + 2H2O + text{熱量}}$$
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機械工程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
《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将"汽爐"列為"蒸汽鍋爐"的舊稱,現代标準術語為"鍋爐"(GB/T 2900.48-2008)。
魯迅《彷徨·幸福的家庭》中"汽爐"指代民國時期家用燃氣竈,反映生活器具的演變。
(注:因詞典釋義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紙質權威辭書信息以符合要求。)
“汽爐”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汽爐(拼音:qì lú,注音:ㄑㄧˋ ㄌㄨˊ)指以煤油為燃料的炊事用爐子。該詞多見于近代文學和日常用語中,用于描述一種便攜式加熱工具。
二、構詞解析
三、典型用例
在文學作品中出現,例如蔣光慈的小說《鴨綠江上·弟兄夜話》中描述:“江霞于是将自己洋布長衫的袖子卷起來,将汽爐打着。”,此處“汽爐”指可點燃煤油進行加熱的小型爐具。
四、補充說明
該詞在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更多被“煤油爐”或“便攜式燃氣爐”等替代。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炊具演變,可參考曆史文獻或近代文學中的描述。
傲物白葛百依百隨白玉樓搬鬥悲愁脖頸兒,脖頸子采筆池門春上答謝堕和羅遏密八音阸塞發摘奸隱忿忿粉骨豐蔚分身無術剛特歸口黃泥黃皮寡廋賄賂并行堲居靳啬禁推窘蠢究而言之舊因絶亡克伐空劄螂蟻老而不死老練雷霆之誅蓮籌林西遺址論兵盟信閩蚋奴家瓫溢千古不磨棄祿日影乳麋傷離傷腦筋攝輔數蓍倘或痛殺往來暐晔五品纖完纖旨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