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繭盎的意思、繭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繭盎的解釋

猶繭甕。指大蠶繭。 宋 陸遊 《寄題栝蒼陳伯予主簿平楚亭》詩:“遠遊倦似風枝鵲,愁思多於繭盎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繭盎(jiǎn àng)是古代中國用于盛放蠶繭的陶制器具,其名稱由“繭”(蠶絲外層包裹物)與“盎”(腹大口小的盛器)組合而成。以下是詳細釋義及文獻依據:

一、基本釋義

  1. 器物功能

    專指宋代養蠶時使用的陶罐,用于存放或運輸蠶繭。其形制為小口大腹,便于密封保存繭質。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字義溯源

    • 繭:《說文解字》釋為“蠶衣也”,即蠶吐絲形成的包裹層。
    • 盎:《說文·皿部》載“盎,盆也”,後泛指口小腹深的容器。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二、文化背景

宋代農書《蠶書》記載:“繭成,以盎貯之”,印證其作為蠶事專用器具的用途。梅堯臣《和孫端叟蠶具·繭盎》詩雲:“浮蛆初壓盎,弱羽已生衣”,生動描繪蠶繭入盎後蛹化過程。

來源:秦觀《蠶書》(收錄于《全宋文》);梅堯臣《宛陵集》,四部叢刊本。

三、考古佐證

江西吉州窯遺址曾出土南宋素面陶盎,其尺寸(高約15cm,口徑8cm)與《天工開物》所述“容繭數升”相符,實證其為小型儲繭容器。

來源:《中國陶瓷史》,文物出版社,2011年;宋應星《天工開物·乃服篇》。

四、語義演變

明清後隨養蠶技術革新,“繭盎”漸被竹匾、繭籠替代,該詞轉為農具古語,現代漢語中僅存于文獻。

來源:《中國農具發展史》,農業出版社,2005年。

網絡擴展解釋

“繭盎”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兩種不同的解釋,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一、成語用法(比喻義)

發音:jiǎn àng
基本含義:比喻人的思想境界狹小、見識淺薄,如同蠶繭般自我封閉,無法開拓視野。其中“繭”指蠶繭,象征思想局限;“盎”為小容器,暗喻心胸狹隘。
使用場景:多用于批評思想僵化、不願接受新事物的人。例如:

二、字面組合(本義)

發音:jiǎn àng
基本含義:指“大蠶繭”,常見于古代詩文。例如宋代陸遊《寄題栝蒼陳伯予主簿平楚亭》中“愁思多於繭盎絲”,此處“繭盎”形容蠶繭的形态。

三、補充說明

  1. 詞源差異:成語用法偏向抽象比喻,而本義更側重實物描述。
  2. 權威參考:《漢語辭海》等詞典收錄了兩種解釋。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用法,可查閱《陸遊詩集》或成語詞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敖曓敗軍之将本旨髌罰常操掣手舛骛怠終淡忽倒斷甸甸底棄敵衆我寡諷議感佩革出教門關稅過場戲畫描徻徻教士喈喈寄客久锢赍志以殁钜賢開晝箜篌款别寬延哭昭陵嫪連冷炮領洗溜索鑪鼎之客麥顆昧道夢餘跑光骐雄三十六着,走為上着砂俘閃避傷刻神飛色舞霜淩水樁素守探伺霆震痌心偷油兒屯塞瓦當文下餐瞎貓碰死耗子香積廚香燼霞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