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雷霆震動。《後漢書·董卓傳》:“大風雨,霆震 卓 墓。”
(2).形容聲威巨大。《三國志·魏志·公孫瓒傳》“ 紹 遣将攻之,連年不能拔”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鑿齒 《漢晉春秋》:“ 袁紹 與 瓚 書曰:‘……是時足下兵氣霆震,駿馬電發。’” 晉 潘嶽 《西征賦》:“ 魏武 赫以霆震,奉義辭以伐叛。”
“霆震”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指雷霆震動,字面形容雷聲轟鳴、天地震撼的自然現象,後引申為形容聲威或氣勢極其浩大,具有強烈的震懾力。
自然現象
原指雷霆的震動,如《後漢書·董卓傳》記載“大風雨,霆震卓墓”,描述雷擊董卓墓的場景。
比喻義
用于形容聲威、氣勢或事件的影響力巨大。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獻出處或例句,可參考漢典和查字典的詳細引證。
《霆震》(tíng zhèn)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雷聲大作、轟隆隆的聲響”之意。
《霆震》的部首是雨(四點水),部首筆畫數為8畫。
《霆震》這個詞的原義是指雷聲大作,後來引申為任何發出巨大聲響的事物或事件。在古代,人們認為雷聲是天神發怒的象征,因此《霆震》也常用來形容威力強大的聲音。
《霆震》的繁體字為「霆震」。
古代有多種寫法,如「霯震」、「霆振」等。
1. 天空中傳來一聲霆震,吓得所有人都紛紛四處奔逃。
2. 炸彈爆炸的那一刹那,整個建築物發出了霆震般的巨響。
電霆、雷霆、震蕩、震撼
雷聲大作、轟隆隆、轟響
寂靜、安靜、無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