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霞石的意思、霞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霞石的解釋

(1).赤色的岩石。 南朝 宋 鮑照 《登廬山望石門》詩:“瑤波逐穴開,霞石觸峯起。” 錢振倫 注:“ 張載 賦:‘霞石駁落。’” 唐 杜甫 《次空靈岸》詩:“空靈霞石峻,楓栝隱奔峭。”

(2).礦物名。含有鋁和鈉的矽酸鹽。無色或白色,有時也呈灰色、綠色或紅色。有玻璃光澤,斷口呈脂肪光澤。可用來煉鋁,制造玻璃和陶器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霞石是一種矽酸鹽類礦物,化學成分為Na[AlSiO₄],屬六方晶系。其名稱源于希臘語“nephele”(意為雲),因其斷口常呈現雲霧狀光澤而得名。霞石通常呈灰白、淺黃或淺紅色,玻璃光澤,硬度5.5-6,密度2.55-2.66 g/cm³,常見于富鈉貧矽的火成岩中(《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

該礦物在工業上用于制造玻璃、陶瓷和琺琅,其高鈉含量可替代部分純堿原料(《地質學大辭典》2019年版)。霞石的晶體結構由[AlSiO₄]⁻四面體與鈉離子交替排列形成,化學式可表示為: $$ text{Na}[ text{AlSiO}_4 ] $$ 其形成環境需滿足堿性岩漿條件,主要産地包括俄羅斯科拉半島、挪威奧斯陸地區及中國遼甯的堿性岩體。

網絡擴展解釋

霞石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主要分為礦物學定義和文化比喻義:

一、礦物學定義

  1. 基本性質
    霞石是一種含鈉和鉀的鋁矽酸鹽礦物,化學成分為$text{KNa}_3[text{AlSiO}_4]_4$,屬于六方晶系的架狀結構矽酸鹽礦物。晶體形态多樣,常見六方短柱狀或厚闆狀,集合體呈粒狀或緻密塊狀。

  2. 物理特征

    • 顔色:通常為無色、灰白色,因雜質可呈淺黃、綠、紅、藍灰等。
    • 光澤:玻璃光澤,斷口處呈油脂光澤(故稱“脂光石”),硬度5-6,密度2.55-2.66。
    • 産地:主要産于富鈉貧矽的堿性火成岩中,如挪威、俄羅斯科拉半島等地。
  3. 工業用途
    因其含鋁特性,可用于煉鋁;也可替代長石作為玻璃、陶瓷原料,改善材料加工性能。

二、文化比喻義

在中文語境中,“霞石”偶爾被用作成語,結合“霞”與“石”的意象,形容晚霞的絢麗與寶石的珍貴,象征美好與稀有。不過此用法多見于文學修辭,礦物學領域不常見。

三、其他文化關聯

部分資料提到霞石飾物具有象征意義,如佩戴可“使人理智、幽默”,但此類描述缺乏科學依據,可能為民間文化衍生。

别人正在浏覽...

安富尊榮别眼嬖近不謂塵壒斥竄闖進裆襦稻柴等科蹀跶掇轉耳目心腹飛機場分牀同夢風棹供認弓影浮杯乖調華京黃石編悔厲奸猾剪捷驕桀經武緯文眷好聯想流平流水無情理則巒岫門謝明珰闵酷謬爛木闆囊米歐杖愆旸清舒去耦沙和尚上牲稍須省徹逝踵順非傱傱算帳縮脖子堂扁談功特甚調幅沩汭武鄉試鮮煇小馮君巇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