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關稅的意思、關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關稅的解釋

[tariff;customs duty] 國家的一種商品稅,征稅對象為進出口商品

詳細解釋

(1).古代指水陸關卡對通過的貨物征收的稅。《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於是罷視聽,息校官,原逋責,除關稅,事崇恩澤,衆莫不悅。”《左傳·文公十一年》“ 宋公 於是以門賞 耏班 使食其征” 唐 孔穎達 疏:“此雲食其征稅,故知關稅也。”

(2).近代和現代指海關對進出國境物品所征收的稅。 清 周祖培 等《清文宗顯皇帝實錄》卷一三三:“ 江蘇 蘇松太道 吳健彰 有侵吞關稅銀兩、由海船帶回 廣東 并接濟海匪 劉麗川 等事。” ********* 《革命軍人不可想升官發財》:“為什麼 中國 不能收自己的關稅呢?因為有外國人管理。” 洪深 《走私》:“在那回以後,進來的貨物,就沒再上過關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稅是指一國海關根據法律規定,對通過其關境的進出口貨物征收的稅收,是國家調控經濟、保護産業的重要工具。以下從定義、作用、分類及特點等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定義

關稅是政府對進出口貨物征收的稅種,由海關執行。其征稅對象包括進口商品(如汽車、電子産品)和出口商品(如農産品、原材料),但以進口關稅為主。關境範圍通常與國境一緻,但在設立自由港等特殊區域時,關境可能小于國境。

二、核心作用

  1. 保護國内産業:通過提高進口商品成本,降低其價格競争力,從而扶持本土企業;
  2. 增加財政收入:關稅是政府收入的重要來源,尤其對貿易依賴度高的國家;
  3. 調節國際貿易:平衡進出口量,應對貿易逆差或順差,如通過加征關稅限制特定商品進口;
  4. 反制貿易壁壘:作為談判工具,回應他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如傾銷、補貼)。

三、分類與征收方式

四、法律與特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關稅政策或稅率表,可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及海關總署發布的官方文件。

網絡擴展解釋二

關稅(guān shuì)是什麼意思

關稅是指各國政府在進出口貿易中對商品征收的稅款。關稅既可以起到保護本國産業的作用,也可以作為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關稅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關”和“稅”,“關”的拆分部首是“關”字旁,共6畫;“稅”的拆分部首是“示”字旁,共7畫。

來源

關稅一詞最早出現在《辭海》一書中,是由“關”和“稅”兩個字組成的。關字最早是用來指代關卡的,後來衍生為對外貿易的稅收。稅字則是指代征收的財物,後來特指對商品等征收的稅款。

繁體

關稅的繁體字是「關稅」。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康熙字典》記載,關稅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關倅」。這種寫法體現了對關卡和稅收的含義。

例句

1. 各國之間的關稅壁壘對貿易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2. 政府對進口商品征收的關稅是為了保護本國産業。
3. 關稅的調整對國家財政收入産生了重要影響。

組詞

關稅制度、關稅政策、關稅率、關稅壁壘

近義詞

關稅的近義詞有關稅額、進口稅

反義詞

關稅的反義詞是免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