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關稅的意思、關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關稅的解釋

[tariff;customs duty] 國家的一種商品稅,征稅對象為進出口商品

詳細解釋

(1).古代指水陸關卡對通過的貨物征收的稅。《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於是罷視聽,息校官,原逋責,除關稅,事崇恩澤,衆莫不悅。”《左傳·文公十一年》“ 宋公 於是以門賞 耏班 使食其征” 唐 孔穎達 疏:“此雲食其征稅,故知關稅也。”

(2).近代和現代指海關對進出國境物品所征收的稅。 清 周祖培 等《清文宗顯皇帝實錄》卷一三三:“ 江蘇 蘇松太道 吳健彰 有侵吞關稅銀兩、由海船帶回 廣東 并接濟海匪 劉麗川 等事。” ********* 《革命軍人不可想升官發財》:“為什麼 中國 不能收自己的關稅呢?因為有外國人管理。” 洪深 《走私》:“在那回以後,進來的貨物,就沒再上過關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關稅是指一國海關根據法律規定,對通過其關境的進出口貨物征收的稅收。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定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關稅特指“國家對進口商品所征收的稅”【1】。其本質是主權國家或地區為保護國内經濟、調節進出口貿易、增加財政收入,依法對進出關境的貨物和物品征收的流轉稅。


二、關鍵特征

  1. 征收主體

    由國家海關機關代表政府統一征收(《辭海》第7版)【2】。

  2. 征稅對象

    僅針對跨境流通的貨物和物品(《經濟法學大辭典》)【3】。

  3. 法律強制性

    依據《海關法》《進出口關稅條例》等法規執行,具有強制性和無償性(《中國稅法大典》)【4】。


三、分類與功能

  1. 按流向分類
    • 進口關稅:對輸入貨物征收(主要形式);
    • 出口關稅:對輸出貨物征收(少數資源類商品適用);
    • 過境關稅:對途經本國關境的貨物征收(現代已極少采用)【2】【3】。
  2. 經濟功能
    • 財政功能:為國家提供稅收收入;
    • 保護功能:通過稅率調節保護國内産業;
    • 調控功能:平衡國際貿易收支(《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關聯分析)【4】。

四、計稅方法

關稅計算通常采用從價稅公式: $$ text{關稅稅額} = text{完稅價格} times text{關稅稅率} $$ 其中完稅價格由海關依法審定(《海關征稅管理辦法》釋義)【4】。


權威來源

【1】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夏征農, 陳至立主編. 《辭海》(第7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0.

【3】張守文. 《經濟法學大辭典》. 法律出版社, 2018.

【4】劉劍文. 《中國稅法大典》.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21.

網絡擴展解釋

關稅是指一國海關根據法律規定,對通過其關境的進出口貨物征收的稅收,是國家調控經濟、保護産業的重要工具。以下從定義、作用、分類及特點等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定義

關稅是政府對進出口貨物征收的稅種,由海關執行。其征稅對象包括進口商品(如汽車、電子産品)和出口商品(如農産品、原材料),但以進口關稅為主。關境範圍通常與國境一緻,但在設立自由港等特殊區域時,關境可能小于國境。

二、核心作用

  1. 保護國内産業:通過提高進口商品成本,降低其價格競争力,從而扶持本土企業;
  2. 增加財政收入:關稅是政府收入的重要來源,尤其對貿易依賴度高的國家;
  3. 調節國際貿易:平衡進出口量,應對貿易逆差或順差,如通過加征關稅限制特定商品進口;
  4. 反制貿易壁壘:作為談判工具,回應他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如傾銷、補貼)。

三、分類與征收方式

四、法律與特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關稅政策或稅率表,可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及海關總署發布的官方文件。

别人正在浏覽...

阿嬌倍百倍欲波波劫劫讒诽長往遠引超用逞酒辰精焠針打落水狗當是單弦兒打油火掇轉二耀飛閣負星更興乖昧固定資本孤憤花粉胡扯八溜回撓架肩接踵截止時間戒子寬宏大度烈火幹柴離婚靈緯靈谿鄰火亂了營陸标浼浼谟猷沐浴膏澤釀罋骈首就死皮肉生涯破盤痡峭璞沈譴責青春曲躬躬上海交通大學盛介失水魚收得受圖天放天驕鐵衣郎停難推垛子推筴線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