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火米的意思、火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火米的解釋

(1).旱稻。 唐 李德裕 《谪嶺南道中作》詩:“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報潮鷄。” 宋 範成大 《離堆行》:“ 成都 火米不論錢,絲管相隨看蠶市。”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穀一·粳》:“西南夷亦有燒山地為畬田種旱稻者,謂之火米。”

(2).先蒸後炒的稻谷。 宋 陳師道 《後山談叢》卷四:“ 蜀 稻先蒸而後炒,謂之火米。可以久積,以地潤故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穀四·陳廩米》:“火米有三:有火蒸治成者,有火燒治成者,又有畬田火米,與此不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火米”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1.旱稻

指在旱地種植的稻谷,區别于水田種植的水稻。這一用法多見于古代文獻,如唐代李德裕《谪嶺南道中作》提到“五月畬田收火米”,宋代範成大《離堆行》也提到“成都火米不論錢”。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進一步說明西南地區通過燒山開墾旱田種植的稻谷稱為火米。


2.加工方法特殊的稻谷

指稻谷經過“先蒸後炒”的加工工藝,便于長期儲存。宋代陳師道《後山談叢》記載蜀地(今四川)采用此法處理稻谷,稱為火米。明代李時珍也提到火米包含蒸制、燒制等不同加工方式。


3.現代養生食品

當代語境中,火米被描述為一種帶殼蒸制後碾磨的大米,中醫認為其性屬陽,適合陰虛胃寒者食用,且營養價值高于普通白米。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獻原文或現代加工工藝,可參考上述标注的網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火米》的意思

《火米》是一個詞語,意為火的米;火,指的是燃燒的火焰;米,指的是稻谷的一種。

拆分部首和筆畫

《火米》的部首是火和米。

火(huǒ)的筆畫數為4。

米(mǐ)的筆畫數為6。

來源和繁體

《火米》這個詞語來源于中國的民間故事。

繁體字寫作「火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火米」也可以寫作「夥脈」,意味着火焰和稻谷的結合。

例句

1. 他看到稻谷着火了,火焰迅速蔓延,火米般的光亮照亮了整個夜晚。

2. 這個食物是用火米做成的,具有特殊的味道。

組詞

1. 火焰:指由可燃物燃燒的明亮熱的氣體。

2. 火光:火焰或火炬發出的光亮。

3. 米粒:米谷的一粒。

近義詞

火種、火苗、火花。

反義詞

水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