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庭的意思、金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庭的解釋

(1).山名。道教稱為福地。在 廬州郡 巢縣 (今 安徽省 巢湖市 ),别名 紫微山 。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見《雲笈七籤》卷二七。

(2).山名。道教稱為福地。在 越州郡 剡縣 (今 浙江省 嵊縣 ),周圍三百裡,名曰 金庭崇妙天 。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一。見《雲笈七籤》卷二七。

(3).山名。道教稱為福地。在 會稽 東海 際之 桐柏山 中。 晉 陶弘景 《真诰·稽神樞四》:“ 金庭 有不死之鄉,在 桐柏 之中。” 南朝 梁 沉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銘》:“啟基 桐柏 ,厥號 金庭 。”

(4).傳說中天上神仙所居之處。 唐 陳子昂 《題李三書齋》詩:“願與金庭會,将待玉書徵。” 宋 沉遘 《五言天台山送僧象微歸山》:“玉堂敞金庭,碧林列瑤圃。” 清 吳偉業 《聞台州警》詩之三:“天門中斷接危梁,玉館金庭迹渺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金庭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道教仙境概念

道教典籍中,"金庭"指神仙居所或洞天福地。據《真诰》卷十四載:"金庭有不死之鄉,在桐柏山之中",此處的金庭被描述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一。晉代《上清經》更将金庭與昆侖山仙境關聯,稱其"金台玉樓,七寶玄苑",象征長生不老的理想境地。

二、曆史地理實體

浙江省嵊州市現存"金庭鎮",據《嘉泰會稽志》記載,該地名源自東晉書聖王羲之歸隱後建造的金庭觀。《剡錄·卷三》詳述:"右軍故宅,後為金庭觀,有五老峰、放鶴亭等遺迹"。現代考古發現的金庭觀遺址,印證了該地作為六朝文化遺存的曆史價值。

三、文學意象延伸

唐代詩人李白在《夢遊天姥吟留别》中詠歎"洞天石扉,訇然中開",清代注家王琦引《道書》注解此句時,将"金庭"解作"日月照耀金銀台"的仙境幻象。該意象在《全唐詩》收錄的遊仙詩中頻繁出現,逐漸演變為文人筆下理想世界的代稱。

網絡擴展解釋

“金庭”是道教文化中的重要概念,主要指代多個被尊為福地的山名,具體含義及出處如下:

一、道教福地的山名

  1. 安徽巢湖金庭

    • 位于廬州郡巢縣(今安徽省巢湖市),别名紫微山,被列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見于《雲笈七籤》卷二十七。
  2. 浙江嵊縣金庭

    • 位于越州郡剡縣(今浙江省嵊州市),周圍三百裡,稱“金庭崇妙天”,屬于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一,同樣出自《雲笈七籤》。
  3. 會稽桐柏山金庭

    • 位于會稽東海際的桐柏山中,晉代陶弘景在《真诰·稽神樞四》中記載“金庭有不死之鄉”,南朝梁沈約的《桐柏山金庭館碑銘》也提及此處。

二、文化象征

“金庭”中的“金”象征神聖與珍貴,“庭”指場所或聖地,整體寓意道教修煉的靈境。其地位與佛教的“銀庭”(佛寺)形成對比,如唐代王勃的《梓州福會寺碑》中“銀庭”即指佛寺。

三、文獻關聯

相關記載多見于道教經典,如《雲笈七籤》《真诰》等,體現了道教對自然山川的神聖化認知。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地理位置或文獻細節,可參考《雲笈七籤》《真诰》等原著或地方志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暗度陳倉薄裝碧眼兒波溢草苴谄目塵喧吃跌楮陌楚頌吊詭鼎食動刑阇裡奪職訪别放宥葑菲之采蓋代亘公購取黑鴉鴉恍然大悟怙權減半江櫂間日急管繁絃禁直絶望麇獐闌幹鍊鍛量材斂骨吹魂臨完戾園亂紛紛鸾和痲痹馬乘眉眼高低木門南夏難字獰飙疲驽起兵動衆起水山呼海嘯讪臉事情司武梯氣酒烏飯向令閑翫小衣子兒熙朝瑞品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