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慚鄧禹的意思、慚鄧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慚鄧禹的解釋

南朝 齊 王融 急于功名,自認為很有聲望,想在三十歲内就做到公卿,結果隻做了中書郎,因此曾撫案而歎:“為爾寂寂, 鄧禹 笑人。”見《南齊書·王融傳》《南史·王融傳》。按, 東漢 鄧禹 二十四歲就封侯,故雲。後以“慚鄧禹”指因功名遲暮而感歎。 宋 陸遊 《病後衰甚非籃輿不能出門感歎有賦》:“寂寂豈惟慚 鄧禹 ,厭厭更覺類 曹蜍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慚鄧禹”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表達因功名成就較晚或不如他人而産生的羞愧、感歎之情。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因功名遲暮而自愧不如,常用來形容對比他人成就時産生的慚愧心理。


典故起源

  1. 人物背景
    源自南朝齊人王融的故事。他自視甚高,期望三十歲前位列公卿,最終卻僅官至中書郎,因而歎息:“為爾寂寂,鄧禹笑人”。
  2. 對比對象
    東漢名将鄧禹二十四歲封侯,年少成名。王融以鄧禹為參照,感慨自己功名未達預期。

使用場景


權威性說明

不同文獻對出處略有争議: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南齊書·王融傳》或《南史》原始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慚鄧禹(cán dèng yǔ)是一個四字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因才華、品德等方面的不及格而自愧不如。下面是關于這個詞的一些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慚(cán):心部,8畫; - 鄧(dèng):阜部,6畫; - 禹(yǔ):礻部,8畫。 來源: 《慚鄧禹》這個詞源自于古代傳說中的禹,他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著名帝王,也是夏朝的開國君主,以治水功績著稱。而按照相傳,禹在竹林中曾與鄧國的子弟一同學習,而鄧國的子弟都非常聰明才華出衆,禹則遠不及他們。感到自卑和自愧的禹自稱“慚鄧禹”。 繁體: 《慚鄧禹》的繁體字為「慚鄧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這個詞的寫法與現在稍有不同。具體而言,「慚」一字在古代寫作「慙」,而「鄧」一字在古代寫作「邆」。 例句: 他看到那位年輕的畫家的作品後,深感慚鄧禹之不如,憂思萦回。 組詞: 慚愧、自卑、自卑心态、自卑感 近義詞: 自愧不如、羞愧 反義詞: 自豪、自信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有任何其他問題,我将很高興再次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