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缺的意思、肥缺的詳細解釋
肥缺的解釋
[lucrative post] 舊指收入多的官職
詳細解釋
指收入多或便于貪污牟利的職務。 清 黃軒祖 《遊梁瑣記·段靈》:“一跟役,曰 段靈 者,幹練巧猾,得 朱 歡。言必從,行必果。凡肥缺優差説項過付之事,悉聽 段 命。” 茅盾 《子夜》八:“滿化了一萬八千元,是一個稅局長了,據說是肥缺。” 許地山 《人非人》:“果然,不用上課,也不用考試,一張************便到手了。另外還安置她一個肥缺。” ********* 《她是一個弱女子》二:“在幕中住了一年,他又因老友的薦挽,居然得着了一個 揚州 知府的肥缺。”
詞語分解
- 肥的解釋 肥 é 含脂肪多的,與“瘦”相對:肥肉。肥胖。肥缺(指收入多的官職)。肥碩(.大而肥胖;.果實大而飽滿)。肥馬輕裘。 土質含養分多的:肥沃。肥美(.肥沃;.肥壯、豐美)。 能增加田地養分的東西(如糞、
- 缺的解釋 缺 ē 不夠:缺乏。缺少。缺憾。欠缺。缺漏。 殘破:缺點。缺口。缺陷。 空額(指職位):缺額。補缺。 該到而未到:缺勤。缺席。 短欠餘 筆畫數:; 部首:缶;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肥缺”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用于形容報酬優厚或便于牟利的職位,尤其指舊時官職中收入豐厚的崗位。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傳統定義
指收入多或便于貪污的職務,常見于舊時官場。例如清代文獻中提到“金杞縣,銀太康”,形容河南杞縣知縣每年收入可達十萬兩銀子,被視為典型的“肥缺”。
-
現代延伸
廣義上也可指工作輕松但報酬豐厚的職位,例如某些明星代言、高薪閑職等,但需注意這類用法常帶有諷刺或批判色彩。
二、曆史與文學例證
-
曆史背景
清代官員常通過“捐官”獲取肥缺,如《遊梁瑣記》中段靈通過賄賂謀得稅局長職位,此類崗位因灰色收入多被稱為肥缺。
-
文學作品
- 茅盾《子夜》:“滿化了一萬八千元,是一個稅局長了,據說是肥缺。”
- 許地山《人非人》用肥缺暗喻權力腐敗。
三、社會影響與争議
-
公平性問題
古代官場将職位分為“肥缺”與“苦缺”,現代社會中類似現象仍存在,例如某些崗位因資源分配不均形成隱形利益鍊。
-
警示意義
該詞常用于揭露權力尋租或制度漏洞,如西城區人事局曾以“肥缺”比喻特權崗位,強調需警惕腐敗滋生。
四、總結
“肥缺”一詞承載了曆史與現實的雙重批判色彩,既反映傳統官僚體制的弊端,也映射現代社會的資源分配問題。使用時需結合語境,避免誤用為中性描述。
網絡擴展解釋二
肥缺一詞的意思是指在工作或職位上享有高額薪水但缺乏真正能力或熟練技能的人。肥缺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職位或崗位本身,指的是這個職位很容易得到、待遇豐厚,但又沒有太多實際工作内容。
肥缺一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肉部和頁部,拆分後的部首分别為⺼和⺋,總共的筆畫數為10。
肥缺一詞的來源并不确切,但它最早出現在八十年代中國的工作單位中,當時一些單位從事工貿出口業務,由于資金充足,聘請了一些沒有實際能力的人擔任中層或高層職位,這些人在工作中沒有太多的實際任務,但工資待遇确實非常高。這種現象被稱為“肥缺”。
肥缺一詞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和簡體中文相同,沒有區别。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不同,但肥缺一詞并沒有古代的使用記錄,因此無法提供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靠着肥缺得到了這個職位,但他沒有實際能力去完成工作。
與肥缺相關的一些組詞有:肥缺文化、肥缺職位等。
肥缺的近義詞可以是:閑職、空頭職位。
肥缺的反義詞可以是:真本事、能力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