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棄書捐劍的意思、棄書捐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棄書捐劍的解釋

《史記·項羽本紀》:“ 項籍 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 項梁 怒之。 籍 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 項梁 乃教 籍 兵法。”後因以“棄書捐劍”比喻立大志者不屑細事。 宋 蘇轼 《贈李彥威秀才》詩:“棄書捐劍學萬人,紈袴儒冠皆誤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棄書捐劍”是一個漢語成語,源自《史記·項羽本紀》,其詳細解釋如下:

1. 出處與原文背景

該成語出自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中的記載。原文描述了項羽年少時的故事:項籍(項羽)少年時,學習寫字未成便放棄,改學劍術又半途而廢。叔父項梁因此惱怒,項羽卻認為“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兵法)”。最終項梁教他兵法,但項羽僅略知大意後便不再深入學習。

2. 成語本義與引申義

3. 啟示與教訓

雖然成語本意是褒揚“志存高遠”,但結合曆史結局(項羽最終敗于劉邦),後人常以此警示:僅有大志而不踏實學習、缺乏堅持,終難成功。

4. 用法與語境

“棄書捐劍”既包含對遠大抱負的肯定,也暗含對浮躁态度的批評。現代使用中需根據語境區分褒貶,強調在立大志的同時需注重積累與實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棄書捐劍》的意思

《棄書捐劍》是一個成語,意指放下功名利祿,投身苦修和守道行善。它傳遞了追求真理、舍棄物質欲望的高尚思想。

拆分部首和筆畫

《棄書捐劍》這個成語由6個漢字組成,可以拆分成以下部首和筆畫:

棄(弓部,3筆)+ 書(言部,4筆)+ 捐(手部,7筆)+ 劍(刀部,8筆)

來源和繁體

《棄書捐劍》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文學家柳宗元的《捐鄰裡山水而收天下名利》一文,後來逐漸演變為現在的成語。

在繁體字中,《棄書捐劍》的書寫為「棄書捐劍」。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棄(弋下一丐)+ 書(博下一丨一)+ 捐(扌甲支一一丨)+ 劍(刂臣佥一竹十)

例句

他決定不再追逐功名利祿,選擇了棄書捐劍,投身于修行佛法。

組詞

棄書、捐劍、棄科舍名

近義詞

舍書從劍、舍利從文

反義詞

持書取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