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灰漿的意思、灰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灰漿的解釋

[mortar;stucco] 一種能硬化的塑性建築材料,用于砌築或抹面;尤指水泥、石灰或石膏與砂子和水************,在塑性狀态或硬化狀态下使用

詳細解釋

(1).石灰、水泥或青灰等加水攪拌而成的漿,用來粉刷牆壁。

(2).即砂漿。建築上砌磚石用的粘結物質。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灰漿是建築領域常用的粘合材料,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解釋,指由石灰、水泥等膠凝材料與砂、水按比例混合而成的糊狀物質,主要用于砌築牆體或牆面抹灰。其名稱源于傳統制作工藝中石灰遇水“發灰”的特性,結合砂漿的流體形态而得名。

一、成分與制作

灰漿主要由三部分組成:①膠凝材料(如石灰、水泥或石膏)提供粘性;②骨料(細砂或石粉)增強結構強度;③水作為調和介質。按照《建築材料手冊》記載,傳統配制比例為1份石灰配3-4份砂,現代水泥砂漿多采用1:2至1:3的配比。

二、功能分類

  1. 砌築灰漿:用于磚石粘接,《中國建築工法》記載明代已出現糯米灰漿,抗壓強度可達10MPa
  2. 抹面灰漿:牆面找平材料,清代《工程做法則例》規定官式建築抹灰厚度不超過15mm
  3. 防水灰漿:添加防水劑的特種砂漿,現代标準GB/T 23445-2009明确其抗滲性能要求

三、曆史演變

考古發現仰韶文化時期(約公元前5000年)已使用草拌泥作為原始灰漿,漢代《考工記》記載“白灰和黍汁”配方,宋代《營造法式》系統規範了石灰、黃土、麻刀的混合比例。

網絡擴展解釋

灰漿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建築領域的塑性材料,其定義和用途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定義與組成

灰漿是以水泥、石灰或石膏等膠凝材料為主要成分,與水及砂子混合而成的漿狀物。傳統灰漿以石灰為主要膠凝材料,而現代配方常加入水泥或石膏,并根據需求調整砂、粘土等骨料的配比。

二、主要用途

  1. 砌築與粘接:用于磚石結構的粘接,填補縫隙,增強結構整體性。
  2. 牆面處理:作為粉刷材料塗抹于牆面,提升美觀性和保護性。
  3. 特殊場景:例如石橋墩的加固、石膏闆表面的底漆等。

三、傳統與現代差異

四、物理特性

灰漿具有可塑性,既能在濕潤狀态下施工,又能在硬化後提供強度。其性能可通過調整膠凝材料與水的比例來優化,例如提高水泥含量可增強抗壓性。

五、應用案例

例如,石橋的建造中,灰漿用于結合石頭墩子和橋拱;現代建築中則用于混凝土表面的白色飾面塗刷。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建築專業文獻或行業标準。

别人正在浏覽...

安全梯白閑班荊暴客苞納鄙耇不可估量操右券孱顔徹白侈泰賜用帶佩大門官單茕擣蓍調谕底色鬥印觀釁裹糇糧鴻函巨椟鴻生黃龍飲皇室瑚簋會議葫蘆提昏戾火光燭天驚慌失措靜閑峻刑髡祝累氣列風淫雨緑油麥青滿目荊榛魔鬼磨厲以須盤踅盆池千古獨步千裡光傾風請仙窮秀才日夜軟墊弱風唼唼哫哫十金雙魚鑰叔孫肆手聽而不聞推免無諱祥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