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門官的意思、大門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門官的解釋

唐 代指禦史大夫。《資治通鑒·唐文宗太和六年》:“ 德裕 驚喜泣下,曰:‘此大門官,小子何足以當之!’” 胡三省 注:“ 唐 制:大朝會,禦史大夫帥其屬正百官之班序,遲明列於兩觀,故以為大門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大門官”是一個古代官職稱謂,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曆史文獻中有明确記載。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大門官”在唐代特指禦史大夫,是中央監察機構的重要職位。這一稱謂源于唐代朝會制度,禦史大夫需在大朝會時率領屬官整頓百官班序,并在黎明時分列于宮門兩側(即“兩觀”),因此得名。

二、詞源與演變

  1. 詞語構成

    • “大門”指官府或重要機構的門戶,“官”即官員。最初字面意為“守衛大門的官員”。
    • 因禦史大夫職責涉及維護朝廷秩序與禮儀,逐漸成為該職位的代稱。
  2. 引申義
    後衍生出“擔任重要職位的人”或“在某一領域具有權威地位者”的比喻義。

三、曆史背景與職責

根據《資治通鑒》記載,禦史大夫需在朝會中執行以下職責:

四、用法示例

唐代李德裕曾感歎:“此大門官,小子何足以當之!”(出自《資治通鑒》),表明該職位責任重大,非尋常官員可勝任。

五、相關辨析

需注意與普通“門官”(守門官吏)區别:“大門官”專指禦史大夫,而“門官”泛指掌管門戶的官員。

該詞既是對唐代禦史大夫的特定稱謂,也隱含對高位重權者的比喻,體現了古代官職命名與職能的緊密關聯。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資治通鑒》或唐代職官制度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門官這個詞是指守衛大門的官員,也可表示官職或職務。下面是關于大門官的詳細解釋和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大門官的部首是門(mén)和宀(mián),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大門官一詞在《說文解字》中被介紹為官名,在古代有管理大門的職責。此外,在古代封建社會中,大門官還指擔任保護皇家禁地和王室財産的官員。 繁體:大門官的繁體字是大門官。 古時漢字寫法:根據古代漢字書寫規則,大門官可以寫作「大門官」。 例句:1. 這座城市的大門官負責督查城門,确保人民安全。 2. 大門官今日表示,出入大門的人數已經達到了新的紀錄。 組詞:大門官可以與其他詞組成不同的組詞,例如,大門官府、大門官員等。 近義詞:大門衛、門房。 反義詞:無。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大門官這個詞的意思和相關内容。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