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髡祝的意思、髡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髡祝的解釋

剃發。《新唐書·劉緫傳》:“時 緫 已自髡祝,讓節印,遂衣浮屠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髡祝”是一個古代漢語複合詞,需拆解為“髡”與“祝”分别釋義。據《漢語大詞典》記載,“髡”本義指剃發之刑,《說文解字》釋為“剃發也”,在周代屬于五刑之一,多用于懲戒輕罪者。如《周禮·秋官》載“髡者使守積”,即受髡刑者承擔勞役。

“祝”在《說文解字》中解作“祭主贊詞者”,本指祭祀時主持祝禱之人,後衍生出“斷絕”“削除”之意,如《穀梁傳·哀公十三年》有“祝發文身”之說,即斷發為俗。二字連用“髡祝”,見于個别古籍指代特定儀俗,如《後漢書·東夷傳》注引中描述邊地部族“髡祝其首”,意為剃除部分頭發以示族群特征或宗教儀軌,該用法屬古代民俗範疇,現代漢語已鮮少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

“髡祝”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kūn zhù,其核心含義與剃發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字義分解

  1. 髡(kūn)
    本義指古代剃去頭發的刑罰(髡刑),後泛指剃發行為,常見于刑罰或宗教儀式中。

  2. 祝(zhù)
    此處取“斷發”之意,如“祝發”即削發出家,多用于僧尼剃度的語境。


組合詞義


相關擴展

建議通過權威辭書或古籍進一步考證其用法,以獲取更精準的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雹突悲喜貶潔昌雄蚩笑垂芳捶毆存問打折扣吊朵低首端盒二因素說法揮法灸神針反撥風宣服馬感恚幹略公夏廣而言之孤幼浩渺緩服還魂秀才會節昏耗煎茶奬任角先生絶峯困抑掠敚陵陰麗紫羅經買東買西慢待明言末習畔牢愁樵舍清歌曼舞清佳寝滅曲瞞賞好詩功手續獸災涕欷推問挽掣王勃嵬峩危砌武節遐霄蝦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