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冠裂裳的意思、毀冠裂裳的詳細解釋
毀冠裂裳的解釋
毀壞帽子和衣裳。用作表示徹底決裂的意思。
詞語分解
- 毀的解釋 毀 ǐ 破壞損害:毀滅。毀害。毀棄。銷毀。 燒掉:燒毀。焚毀。 把成件的舊東西改造成别的東西:一張舊桌子毀成兩個小凳子。 诽謗,說别人的壞話:毀謗。毀譽。诋毀。 譽 筆畫數:; 部首:殳; 筆順編號
- 裂裳的解釋 .撕裂衣裳。《後漢書·輿服志下》:“ 樊噲 常持鐵楯,聞 項羽 有意殺 漢王 , 噲 裂裳以裹楯,冠之入軍門,立 漢王 旁,視 項羽 。” 晉 幹寶 《<晉紀>總論》:“脫耒為兵,裂裳為旗,非戰國之
網絡擴展解釋
“毀冠裂裳”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詞義解析
- 字面意思:指毀壞帽子、撕裂衣裳(冠:古代帽子的總稱;裳:下衣、裙裝)。
- 比喻義:象征與原有身份、立場或傳統徹底決裂,常用于表達堅決的割舍或對抗态度。例如郭沫若曾用此詞形容新文字運動對舊禮教的叛逆。
結構與用法
- 語法結構:并列短語(“毀冠”與“裂裳”均為動賓結構),在句中多作謂語、定語或賓語。
- 感情色彩:中性偏書面化,強調決絕的行為,常用于描述思想、文化或社會層面的割裂。
出處與示例
- 典故來源:出自《後漢書·周燮傳》。東漢馮良因不甘為仆役,毀車殺馬、裂衣棄冠,遁入深山求學,以此與過去身份決裂。
- 現代用例:如郭沫若《今日新文字運動所應取的路向》中,用此詞指代革新派對舊傳統的反抗。
注意事項
- 讀音:“冠”讀作guān(名物義,指帽子),而非“guàn”。
- 適用場景:多用于書面語境,如學術讨論、曆史評述等,口語中較少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或延伸用法,可參考《後漢書》原文或近現代文學評論。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一、《毀冠裂裳》的意思
《毀冠裂裳》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國家破敗、社會動蕩、人民痛苦的景象。
二、拆分部首和筆畫
《毀冠裂裳》這個成語可以拆分為:毀(犭+石),冠(冖+丶+丶),裂(衣+列),裳(衣+長)。其中犭、冖、丶、丶、衣、列、長都是漢字的獨立部首。其總筆畫數為21畫。
三、《毀冠裂裳》的來源
《毀冠裂裳》這個成語出自《詩經·王風·芃芃》:“毀冠裂裳,餘何求之?子不我思,豈無他人?”這裡的《詩經》是中國古代的一部詩歌總集,以其内容深刻、語言優美而聞名于世。成語的意義來源于這首詩,通過描述人們失去了權位和衣食之樂的悲涼景象,表達了對當時社會動亂和人民苦難的關注和憂慮。
四、《毀冠裂裳》的繁體寫法
《毀冠裂裳》的繁體寫法為《毀冠裂裳》。
五、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成語《毀冠裂裳》的字形可能有些許變化。比如,冠的上部分可能會寫成冖的完整形,而不是現代簡化字的形式。
六、例句
1. 那個國家經曆了戰争和動亂,百姓們生活在毀冠裂裳的苦難中。
2. 這幅畫通過表現毀冠裂裳的景象,警示人們勿忘國家繁榮的來之不易。
七、組詞
1. 毀城瓦解:形容戰亂中城市被摧毀、人民流離失所的慘狀。
2. 裂土分地:指土地被分割為不同的部分。
八、近義詞
1. 破鏡重圓:形容夫妻離異後重新和好,也可以用來比喻失散的家人重聚。
2. 滄海桑田:形容時間流轉帶來巨大變化,比喻世事無常,一切都會改變。
九、反義詞
扶持有道:指有道德、有能力的人被重用、扶植,國家或社會安定繁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