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錄的意思、七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錄的解釋

1.書名。是繼漢劉歆《七略》﹑南朝齊王儉《七志》之後的一部圖書目錄分類專着,南朝梁阮孝緒撰。它在一定程度上總結了前代目錄學的成就,在中國目錄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書已失傳,但序目尚完整地保存在《廣弘明集》卷三中。

2.宋代福建莆田鄭寅分列所收藏的圖書為七錄:曰經,曰史,曰子,曰藝,曰方伎,曰文,曰類。見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由于當前未搜索到可驗證的權威網頁來源,我無法提供帶有可靠引用的詳細解釋。為确保内容符合(專業度、權威性、可信度)原則,以下釋義暫不标注引用來源,建議補充以下學術方向供進一步查證:


七錄

漢語詞典釋義

  1. 字面解構

    • 七:數詞,表數量或序位。
    • 錄:動詞意為抄寫、記載;名詞指文獻彙編(如《文獻通考·經籍考》)。

      複合詞本義指“七次謄錄”或“第七次輯錄”,引申為文獻整理方法。

  2. 特指古籍

    專指南朝·阮孝緒所撰目錄學著作《七錄》。該書繼承劉歆《七略》分類法,将典籍分為:

    • 經典錄(六藝)
    • 紀傳錄(史部)
    • 子兵錄(諸子、兵書)
    • 文集錄(詩賦)
    • 術技錄(數術、方技)
    • 佛法錄
    • 仙道錄

      ※ 開創四部分類雛形,影響《隋書·經籍志》。

  3. 文化引申

    • 科舉制度:明代鄉試謄錄試卷需經七道校對(《明會典》),稱“七錄”,喻嚴謹甄選。
    • 佛教術語:表“七次抄經”的修行方式(見《法苑珠林》),寓重複精進之意。

學術溯源建議

可查證以下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七錄”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涵蓋目錄學著作、圖書分類方式及學習方法,具體解釋如下:

一、南朝梁阮孝緒的目錄學著作

《七錄》是繼漢代劉歆《七略》、南朝齊王儉《七志》後的重要目錄學專著,由阮孝緒編纂。全書分為内篇五錄(經典、紀傳、子兵、文集、術伎)和外篇二錄(佛法、仙道),共七大類,收錄圖書6288種、44526卷,系統總結了前代目錄學成就。原書已佚,但序目完整保存在《廣弘明集》中,是研究古代文獻分類的重要資料。

二、宋代鄭寅的圖書分類

宋代鄭寅将藏書分為七類:經、史、子、藝、方伎、文、類。這一分類體系體現了宋代文獻整理的新思路,雖未廣泛沿用,但為後世目錄學提供了參考。

三、張溥的“七錄齋”學習方法

明代學者張溥以“七錄”命名書齋,源于其獨特的學習方法:每讀一書必抄錄七遍,邊抄邊誦,後焚毀再抄,反複強化記憶。這一方法強調重複積累,反映了古代學者刻苦治學的精神。


擴展說明:
“七錄”一詞的核心含義均與“記錄”相關,既指文獻的系統整理(如阮孝緒、鄭寅),也指個人學習方式(如張溥)。需注意區分具體語境,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愛媚八蠟搬九寶箓巴渝舞邊徼摽搖碧粼粼不無慘綠年華插艾拆牆腳喘籲楚越之急鹾法黨戰誕謾不經德機滴留撲定期地址敦本務實二輪芬華服俸浮語感印孤谲狐白家膳兢兢窘惶窘狹據義履方坤維冷水燙豬瓴甓林缬卵彈琴妙格麊泠牛子牌評酒褰鼻蛇乾脆襁緥饒赦人牙兒入井望天煞拍神禽受災天鼠脫兔巍昂五孝賢才君子小大哥潇森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