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材料向上級報告。 鄭觀應 《盛世危言·商務》:“商務局凡有所見,咨禀于南北洋通商大臣,倘遏抑不通,即逕達商部。一年一次匯禀情形,商部統計盈虛,上達天聽。”
“彙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搜索結果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彙禀”指綜合材料向上級報告,常用于公文或正式場合。其中:
使用場景
該詞多見于清末民初的文獻,例如鄭觀應在《盛世危言·商務》中提到,商務局需将各地情況“一年一次匯禀”,由商部統計後上報朝廷。
結構特點
“彙禀”屬于動賓結構,強調通過整合信息形成系統性報告的行為,帶有一定的官方色彩。
如需進一步了解“禀”的字源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彙禀》作為一個古老的漢字,它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分别是“水”和“示”。它的拼音是“huì bì”。它僅有8畫,其中“水”部為3畫,“示”部為5畫。
"彙禀"源自于古代,作為古代漢字,它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在繁體字中,它的形狀稍微有所變化,但基本上保持了原義不變。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常常是以象形的方式表達意思。例如,"彙"字的原始形狀是兩個水波倒影相連的樣子,用來表示水的流動,寓意彙聚、聚集。"示"字則是一個人雙手舉起示意的樣子,用來表示告訴、示範的意思。所以,“彙禀”這個詞的本意是向上級上報情況、通報來意。
例句:
1. 他将工作進展情況彙禀給了領導。
2. 研究人員彙禀實驗結果,得到了認可。
與"彙禀"相關的組詞包括:
1. 彙報:向上級通告工作情況。
2. 彙總:把各個部分的内容或數據聚集在一起。
3. 表禀:既表示禀告,也表示請領導審批。
相似意義上的近義詞有:
1. 禀告:向上級報告情況,相當于彙報。
2. 奏報:向上級送呈報告。
3. 呈報:向上級提交報告。
反義詞方面,"彙禀"沒有具體的反義詞,但可以用相反的動作,如不彙報、不禀告等來表示相反的意思。
"彙禀"這個詞在古代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是一種對上級彙報情況,通報來意的行為。同時,它的使用也體現了古代漢字的形态和象形思維,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
【别人正在浏覽】